【热门】春节的作文1200字锦集6篇

求学站 人气:9.78K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作文1200字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春节的作文1200字锦集6篇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1

春节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去亲戚与本家拜年。年初一就在村里给直系亲属拜年,一大早起来就去爷爷、奶奶家拜年,还要带上礼品,精果、红糖什么的,都可以;接着是其他的长辈家拜年,也要带上礼品。初二就要到母亲的娘家拜年,包括外公的哥哥弟弟、侄子家等。

每去一家,首先得受鞭炮。大方的人家就放长一点的鞭炮,要不就放短一点的,意思一下。鞭炮放完了,拜年的人还得高喊:“拜年了,恭喜发财!”对老人要说:“恭喜您哪,越活越鲜健!”老人家会亲昵地在头上摸一下,回应道:“也恭喜你越来越聪明,将来考上大学!”接着就到一杯糖水;走的时候当然还会给一点压岁钱,或者五毛,或者一块,两块。一般会在祖父祖母家吃一顿团圆饭,这顿饭叫做喝年酒。摆了一桌丰盛的菜,鱼圆子、肉圆子、红烧肉、海带、合菜(是用莲藕丝、豆腐丝、芹菜丝、肉丝、黄花),鱼圆子一般是所有人都爱吃的菜。一般一大碗是不够的,所以会盛上两碗。看厨艺的水平,主要就是看鱼圆子做得好不好吃。我们都喜欢吃嫩脆的,那证明鱼的含量比较多;如果有些粉,就是兑的淀粉较多,我们都叫这种圆子为“做得太假了。”

舅公在家里地位极高,父亲、叔父、姑姑们还有我们晚辈都要先给他老人家拜年。从记事起,直到上初中,每年初一一大早,我就要起很早,和父亲、叔叔、大姑和小姑到几十里外的舅公(也就是父亲的舅父家)拜年。

记忆中的初一早晨总是笼罩着迷朦的轻雾,父亲带着我们一大帮人长途跋涉去舅公家拜年。据祖母说,她的父亲,也就是父亲的外祖父是很有钱的地主,后来打牌全输了,幸亏如此后来才没有被化成地主富农。但是,她的父亲并不主张孩子们读书,虽然舅公贵为独子,但却是文盲。

舅公一般并不理会我们,大约父亲会和他进行一些交流与沟通。舅婆据说年轻时是个美人,即便老了,依然干净清爽。舅婆对我们却很热情,满口的“儿呀,儿”的叫个不停。这是我们家那边是少有的,父母自然不会这样亲昵地称呼我们,祖父母也不会这样称呼我们,他们只是喊我们的名字,有时候甚至是我的绰号“太阳”,或者很正规地“新梅大姐”。仅仅如此,我们都觉得舅婆非常和蔼。临走时,她还塞给我们每个小孩两毛钱的压岁钱,说是买鞭炮放着玩。

大姨婆,祖母的姐姐很能干。大姨婆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后来嫁到了甘肃,做了工人,是我们这个家族唯一的吃商品粮的人,总给大姨婆寄药什么的,母亲总是羡慕极了。小的是儿子,我们叫表叔,却也是读书人,在一所中学里教书。娶的太太是极厉害的角色,大姨婆老和她吵架,偶尔也住到我们家。

细姨婆是祖母的妹妹。她总是最欢迎我们到她家拜年。小姨婆有四个孩子,大的是个女儿,跟大姑姑一样大的年纪,长得也很漂亮,人更是机灵,大约是外祖父做的媒吧,后来嫁了外祖父家里的一个亲戚家的儿子,后来成为一个非常有钱的男人。大儿子二儿子却跟小姑姑差不多大,小女儿秋芝则比我只大一岁。我还得称呼她“秋芝姨”。翼闪

那声势浩大的远来的亲戚,其实宣示了某种地位。村里人总是很羡慕小姨婆家有这么多亲戚。小姨婆总要招呼我们一顿年酒,想来对她那并不富裕的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可是,我们却浑然不觉,直到我自己独自一个人生活,发现招待一大批客人是多么辛苦的事情时才理解她那热情的可贵。

我最喜欢小姨婆的是她的大方。每年到她家拜年,她总是给我们崭新的一块钱的钞票,比祖母给五毛钱自然要大方多了。只是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其实小姨婆也是家境艰辛。后来她病入膏肓时,我也曾到她家给她拜年,她拉着我的手,热情地说着话,那么慈祥和蔼。我那时没有挣多少钱,给了她50块钱,她执意不要,在我的坚持下,她接受了,口里直念叨我的好,依然满口“儿呀,儿”的叫着。

后来,祖父母相继去世了,舅公舅婆也相继去世了,小姨婆也去世了。这世上便没有了那么慈祥地爱我的祖辈人了。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2

金猪踏雪含笑去,银鼠送福报春来。值得怀想和留念的20xx已在阵阵鞭炮和喜庆的锣鼓声中离我们而去,扑面吹来的是一缕缕和煦温馨的的春风。敞开胸怀,含笑面对,只见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喷薄而出,冉冉升起在我们生活的天空。新的一年终于来到。

怀想过去,我们有很多很多值得回味的美好日子——那曾经有过的温馨,那曾经有过的欢笑,那曾经有过的甜蜜,那曾经有过的骄傲,刹那间,化作一片片五彩云霞,布满了我们记忆的天幕,成为一道亮丽而不褪色的人生风景。

但历史的脚步是向前的,时代的鼓点已把我们的心思鼓动得沸沸扬扬,我们已经走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回味总是美好的,但过多地沉醉于对昨日的怀想,难免会给自己的心灵带来沉重的包袱,我们只有轻装上阵,笑拥新年,张开我们奋飞的双翅,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也许,在我们前进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坎坎坷坷;也许,在我们工作的地域,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苦;也许,在我们交友的路上,会面对形形色色的脸孔;也许,在我们生活的天空,会降落一场冷风凄雨。无论人生怎么变幻,难以移动的是我们孜孜追求的进取之心。我们虽然不能决定生命的长短,但我们可以放大生命的宽度和深度。

曾经,也许我们失去的太多,但那已经成为过去的云烟;曾经,也许我们遭受过种种痛苦和磨难,但现实已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我们已经趋于成熟。尽管前方的路还很长很长,但只要我们开步走,一定会早日实现我们的理想,因为前进的路就在脚下。

不要为曾经有过的失误而困惑,也不要为昨日的不慎而悔恨,更不要为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而悲戚。月儿尚且有圆有缺,花儿尚且有开有谢,天气尚且有阴有晴,道路尚且有直有弯,更何况人生?

有过摔倒,才知道跋涉的艰辛;有过磨难,才知道幸福的珍贵;有过痛苦,才知道甘甜的滋味;有过失去,才知道得来的不易。

人生是一个与命运不断抗争的过程,谁敢于直面血腥的风雨,殊死的较量,惨败的打击,狂热的鏖战,谁就赢得了生活,谁就赢得了生命的永恒。

放弃那些该放弃的,不要总是平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酣睡沉醉。面对新年新气象,我们应该蓄足精力,展望未来,为自己的明天描绘出更美更好更新的图画,在迈向明天的征途中,为自己寻找一条新的起跑线,朝着自己设计的目标义无返顾地一步步走下去。

世界目光的聚焦,一场罕见的奥运盛事将在中国舞台上演精彩的一幕;,中国创造的神话,“嫦娥一号”的升空将为世界科技传送不朽的图片杰作;,世界将为中国喝彩,一个旧的时代即将过去,划时代意义的中国民主进程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铺上一条洒满阳光的通途。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新的生活在昭示着我们,时代的警钟在激励着我们,社会的使命在召唤着我们。无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不管你是身处逆境还是平步青云,哪怕你家有万贯还是一贫如洗,生活总是告诉我们,你今天的荣耀,不证明你明天的.风光,你昨日的贫穷不证明你现实的不济。温室里永远开不出娇艳芬芳的花朵,庭院里永远跑不出狂烈奔放的骏马。要想获得幸福,要想生活美满,唯一的途径就是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盛世里,开拓创新,努力追求,完善自我,不断进取。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的日子也应该每天充满新意。过去的辉煌已经不在,明天的生活还有待我们去创造。把眼光看远一点,把心思收敛一点,把理想放大一点,把追求拓宽一点。开步走吧,只要脚下有路,只要心中充满希望,我们就会有信心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我们前进的路就会越走越通畅,越走越明亮,越走越宽广!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3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一个节日,也是最重要的。在春节期间有许许多多的习俗和趣事。

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妈妈去买了春联和窗花。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幸福已到”。

看着这些“福”字,我笑着和妈妈说:“妈,你看我多好,到了过年,处处都可以看到我的名字,还可以给人们带来福气呢!”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吉利。晚上吃过饭和妹妹在小区里玩,爆竹声在耳边响个不止,我觉得这爆竹声有些像战争时期的枪炮声。便与妹妹开玩笑说:“这声音猛的一听,咋这么像世界末日到了?”

包饺子

正月初二到四奶奶家去包饺子。来到她家,我就闻到一股香味,到厨房一看,四奶奶正在做饺馅呢。饺馅做好了,四奶奶开始和面,于是我们就开始动工了,我先开始在赶饺皮,妈妈说比赛看谁做得饺皮最圆。为了把饺皮做圆一些,我的双腿可没有停下来过,不停地绕着饺皮转,转到这边又转到那边,忙得不可开交,四奶奶笑着说我:“你看你那就像‘小牛子拜四方’样!”四爷在一旁包饺子,我就开始“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了:“四爷,你看我这几个饺皮赶得是不是很圆啊?”四爷说:“圆,很圆。可你这两面都有面粉,我这饺子不好封口了啊。”后来,我就注意了,不让两面都有面粉,我又拿着一个问:“这个行不行啊,又圆而且只有一面有面粉的?”四奶奶就说:“恩,真棒!这个非常好!”爸爸和小叔两个是最懒的了,两个都呆在家里玩电脑。四爷就拿了一个饺皮,把里面包的全是辣椒粉,并与别的包法不一样,说:“这个是给你爸的。”妹妹又包了两个空的,说是给小叔的。饺子终于可以吃了,我们首先给了爸爸一碗,爸爸吃着说:“这饺子怎么是空的?”后来爸爸又喊着辣,拿起杯子大口大口地喝着饮料。我就说爸爸:“你运气真好,三个都被你你给碰上了。”后来,爸爸吃的时候特别小心,我们说没了,可他不听。。这真所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饺子是我最喜欢吃的,所以吃了一碗又一碗。后来,觉得肚子有点胀了,我说:“我觉得我好像吃的有50个了。”大家都笑了,四爷说:“50个没有,至少到30个了。”这才有过年的气氛呢。

聚财

正月初一的时候,爸爸让我倒垃圾,我把垃圾倒了。后来妈妈看见垃圾被倒了,就说:“谁的垃圾?”我疑惑不解地回答:“我啊,怎么了!”“把钱都倒了。”“垃圾怎么成了钱了?”我很好奇,上网查了资料,原来是这样的: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中国的春节民间习俗可真有趣啊!是啊,这样也更给春节增添了不少的气氛。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4

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武昌以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得动怒。黄陂拜年的顺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亲丧者,必以篮纸写一服字贴在门口,谢绝贺年。

孝感

孝感位于江汉平原,但节令习俗与鄂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一致,却也独有趣味。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为止。

这里的人们还有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

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池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烧掉,俗谚说:初三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新年伊始,举笔写字时,在过去要先用红纸写一幅新正举动蛇笔,万事大吉利的话贴在墙上。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震天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的时候,人们把铁罐子也当成锣鼓敲。所以孝感民间有正月半敲铁罐的俗语。

龙灯会是孝感民间正月十五节庆活动的中心。人们一般从初八开始扎龙,还扎狮子、彩船、竹马、高跷、平台等样式。正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乐,唱各种彩词。采莲船走村串户,见到什么人家就唱什么词,例如老者添寿、少者安宁、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谷丰登、鹿鹤同春、七星转斗、八仙临门、久久富贵、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语。

元宵之夜,孝感当地还流传着请七姐、问年成和乞巧的习俗。七姐当地叫做张七姐,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她最心灵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阳境内(今孝感)有一年轻人姓董名永,因家贫无钱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XX为奴。七姐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在大槐树下成就姻缘。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树一时高兴,把百年好合说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六姐只有百日缘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织出了10匹锦绢赎出了董永,准备整治家园恩爱白头。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宫,七姐不得不忍痛飞去。她的织布校化成了飞梭石,织机留在了人间,人们在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咔喳、咔喳的织机声。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着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还要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鹅蛋形状,让孕妇烧鹅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

当地民间还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不能在家里喧闹。妇女要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就没有臭虫骚扰了。人们还用竹篮从屋上抛过去占棉花丰歉。仰则主丰收,仆则歉收。

另外,孝感地区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五更时,人们用火照栗、梨等果木,边照边用刀斧敲打树干。一人边敲边问:结不结?一人在旁边应道:结!据说这样做新的一年里就会果实满枝头。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5

兔年腊月二十八的下午,我回到耀县,住进了锦都宾馆520房间,春节二题。负责给我安排住宿的,是我中学时期的同学。稍事休息,我随即和几位朋友见了面。朋友中,有新朋,亦有旧友。新者,才第一次碰面;旧者,已经结识二十余年了。晚上,一个在机关供职的旧友请客,六个人,喝了两瓶酒。

第二天,按照计划,我购买了一大堆茶叶、烟酒、鲜奶和糕点之类,坐朋友的车,偕同儿子回故乡,并顺路看望了两个姐姐。大姐家的日子历来过得紧张,但却谋划着盖房子。二百多平方的建筑面积,在材料、人工费统统涨价的情况下,一核算,至少需要十五万元。十五万,在有钱人的眼里九牛一毛,但压在大姐的心里,沉重得堪比泰山。大姐见了我,自然是愁眉不展,一声叹息接着一声叹息。我安慰大姐,声称支助她三万元。但这三万元,显然与大姐的期待,却有不小的距离。大姐把话绕来绕去,但最终还是把自己所希望的数字和盘托出:我最低借她五万元。

大姐反复强调是"借"而非"要",但我却在心里嘀咕:"借"和"要"有区别吗?

常常的情景是,钱一旦从我手中脱离,我的心里都会迅速地将这些钱一笔勾销。父母早逝,在弟弟妹妹们艰难成长的历程中,我究竟付出了多少,那无疑是一笔糊涂账,根本算不清的。对待弟妹们久而久之养成的惯性,推而广之,普及到了包括几位姐姐在内的更多的人身上。凡借钱者,都是穷苦之人。而他们,要么是我的亲人,要么是我的朋友,看着他们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困境,我能袖手旁观?但撒出去的钱,犹如泼出去的水,远不像鸟儿那般飞了出去,还能再飞回来。还钱者当然也有,但他们的举动,却让我滋生出了深深的负罪感。民间熟语云:借钱还钱,天经地义。但我从他们手里接过钱时,却天不经,地不义,理不直,气不壮,唯一的感受就是忐忑不安。他们生存的艰难,让我不忍目睹。因此,当我接过他们递来的钱时,恍然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趁人之危的打劫者。

我经常对人说:我希望我的亲人我的朋友都比我富裕,都过得比我好。这样的话,不是虚情,也不是假意,更谈不上矫情,而是我的肺腑之言。诸如此类的话,显示的不是我的高尚,而是我的自私。亲朋富裕了,我并不妄想着沾光揩油,只是求得自己的生活比现在宁静一些,安详一些,心安理得一些。

每年的每年,我都会有两三万元随风飘散。而我,远不是富豪,远不是社会上"高收入人群"中的一分子。

大姐的话让我烦恼。她的难题,将迅速地转化为我的难题。但想想大姐大半辈子的辛劳,想想她为我曾经的付出,我很快就释然了。大姐得过脑溢血,因为抢救及时,才得以康复。如果她因盖房之事忧心焦虑,以至于伤及身体,我恐怕后悔都来不及了。

我和大姐闲聊之时,儿子坐在木椅上,脸上始终闪烁着笑意。我刚给了大姐二百元的零花钱,大姐却抽出一张,硬要塞到他的手里,号称给他发压岁钱。但儿子避着躲着,最终都没有接它。儿子劝慰姑妈要爱惜身体:你搞好了自己的身体,就是给我爸爸减轻了负担。

从大姐家出来,我对儿子解释:你姑妈生活得不容易,她遇到了困难,作为同胞弟弟的我能不管吗!再说了,你爷爷奶奶早逝,你爸爸没有尽孝,本应尽孝的钱不是就省下来了吗?给你姑妈的钱,权当给你爷爷奶奶行孝了。

儿子笑着,说:爸爸你不用解释,我支持你的行动!接着,儿子又补充道:爸爸,你放心,我不会把这件事说给我妈妈的(儿子妈妈从不读我博客),我会替你保密的。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6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禁、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春节期间,我来到了上海,这个著名的大城市,在这儿,曾经是呼吁风云的时代,这座大城市,又和我们生活的沿海城市有什么不同呢?它又是充满了怎样的年味呢? 我们来到了最具老上海味儿的地方——豫园,也不说是人山人海,只要你一个不小心...

等待小生命的诞生是激动人心的;等待某种结果的揭晓是紧张的;等待某部影视作品的开播是急噪不安的。等待的感觉就好象度日如年,可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加有耐心。听着声声爆竹,看着朵朵烟花,人们都在等待着另一个得开始。

小时候,我和伙伴们日日盼望过年。除夕一到,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地忙起来,我家更比别家忙。从我记事起,除夕那天,我家一大景观就是父亲写春联的热闹场面。父亲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全村人几乎都请父亲写春联,父亲也高兴,有求必应。

新年舞社火社火,广泛流行于甘肃各地,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生机,新年新机遇,新年新契机,新年新希望,新年新业绩。新业绩开创新生活,新生活定有新运气。祝你猴年好运、新年大喜。新年许下心愿,朋友传递祝愿,幸运心甘情愿,开心自觉自愿,幸福一厢情愿,猴年如你所愿,事事...

过年了,过年了!早就盼望着过年。新年老人带着欢乐来到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脸乐开了花。过年了,大家都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到门外,高高兴兴地点燃了引线。啊,多么的美啊!天上顿时开出了一朵光彩夺目的鲜花,天空被染的格外耀眼。

春节期间,我和爸妈到爷爷奶奶家过年。吃饭时,奶奶端上了美味可口的年糕。我心一急,连手都没顾上洗就大口大口吃了起来(我最喜欢吃年糕了)。

“嘭!”“啪!”“噼里啪啦!”吃完年夜饭,鞭炮声与烟花声争先恐后地钻进了我的耳朵。我迫不及待的跑到了阳台上。啊!那鞭炮与烟花,把夜空照耀地如白昼一般。那月亮、繁星,都黯然失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