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春节的作文1200字九篇

求学站 人气:1.78W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作文1200字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春节的作文1200字九篇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1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每当到了春节,人们总会贴春联、“福”字,到处张灯结

彩,美不胜收。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去朋友、亲戚家作客。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对春节送什么礼作了如下调查。

我走向前去,拦住了一位正提着几盒“诗仙太白”大礼盒的叔叔,说:“对不起,叔叔,我打扰你一下,我想问一问,你在春节一般给亲戚朋友们送什么礼物?”叔叔回答

“我在春节期间都送酒或其他物品,你看,我今天到一位长辈那里送的就是‘诗仙太白’酒,以表达我对他们的祝福。”

我走着走着,来到银行旁,看到一位阿姨正从银行走出来,我急忙走上前去,问:“阿姨,我想你春节一定会到朋友、亲戚家作客,你平常都送什么礼物,来表达对他们的祝福呢?”阿姨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我一般送钱给他们,不用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满街走了,这样多省事呀。”

我又来到医院,询问了一位医生阿姨,阿姨告诉我:“一般我给长辈的都是一些营养品,送给小孩的礼品一般都是知识方面书籍,给中年人都送一些有价值的物品。虽然礼品不贵,可也能表达自己的心意。”

我又碰到了张阿姨,说:“张阿姨,平常,你都不得送什么礼物给朋友、亲戚?”张阿姨说:“现在很多人都送钱、酒,可我认为有的人送名贵的礼物,都是为了讲体面,所以现在我们到哪里去玩。都给他们送一些意想不到的礼物,或是一些祝福的话,朋友听了也知道我们的心意。”

最后,我对我的调查作了一下总结,送钱的有60%,送食品的有10%,送祝福的有5%,送酒的有25%,我认为礼品不一定要最好的,只要能表达你对他们新年的祝福就行了。

春节临近百花香,一香送你摇钱树,二香送你贵人扶,三香送你心情好,四香送你没烦恼。五香送你钱满箱。六香送你永健康!值此春节佳节来临之际,恭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美满,阖家欢乐!愿你在今后的日子里烦恼少一点,直到消失,幸...

有关新年畅想的作文悠远的钟声,送走了一个难忘的昨天;清脆的爆竹,宣告了一个崭新的纪元。山,在萧条中把春光积淀;水,在冰封下把清波潋滟;生机,就在这继往的凝练里提取;希望,就在这开来的生发上焕然。

爆竹声,零零星星,欢笑声,再不如前,远方的亲朋不回家,大人们忙着发短信,本应绚丽多姿的年如被夜幕笼罩,只剩几点星光,多么黯淡。年味,真的淡了吗?我失落地叹了口气。

现在,离xx年新年的到来只有3个月了,过年的气氛也慢慢地显露出来了。大家都张罗着,可有些人却在打着坏主意……那是在去年,我如常地来到店里,爸爸妈妈正在招呼顾客,突然进来了一大群操着外地口音的外地人,他们把爸爸妈妈的视线挡住了...

有人说,幸福是山珍海味的饕餮盛宴;有人说,幸福是豪车洋房相伴;也有人说,幸福是数不清的金钱……而我要说,我的幸福很简单——奶奶曾经为我包的那 “幸福”味的饺子,那幸福的味道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为中要的节日之一。许多周游四海的儿女和出城挣钱养家的劳动人民都要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在乡村里,各家各户都要杀猪宰羊,再请上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吃上一顿,让后再放放鞭炮什么的。年味异常的浓。

xx年1月30日星期四晴今天除夕,现在是下午,本不该这么早就写日记的,但自己实在无聊每当过年,我总会被这个异常热闹的世界隔离,内心有种莫名的孤独感。而且,刚才的头晕也使我闷得慌,总得找找排泄的法子,于是想写写日记。

春节即将来临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过春节。因为大家可以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访友记得去年春节快来临时,我在家里学写对联,我站在一旁看大人们写对联,只见他们手拿一支毛笔,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红纸上写了几个大字...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2

早已习惯于大年三十在乡下老家度过。在乡下总能使你感到质朴的民风,浓厚的年味,亲人的团聚和一种人之初,性本善的返朴归真的原始感受……这些都是喧嚣的都市所没有的。何况今年二叔第一次带着婶子、弟弟从呼和浩特赶回老家过年,更是我们全家的大团圆!

一大早,全家便忙活起来,同样还是我起的最晚。二叔特勤快,不愧为武警。人家一吃完饭就开始干活了。只穿件单衣,挽起袖子,那起抹布,端起水盆就开始擦呀。一直干到中午,把十二扇门窗擦得一尘不染。而老爸再这期间的工作就是写春联。我们家可是书香门地,爷爷写的一手好字,所以一到过年,家里的红纸就堆成山,找爷爷写春联的人可多了。但是,今年爷爷得病了,没法再写春联了,也没人找爷爷写春联了,但是我家的春联还的写呀。这个神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平时总爱吹嘘自己字写的好的老爸。别看他平时总爱吹,可一下笔还真是那麽回事,一看这字就不是吹出来的,没个七八年的工夫哪能写出这字?全家看了都连声叫好呢!这些春联的工作一点儿也不比擦门窗轻快,这一点儿连我我都受益非浅。老爸虽不是什麽书法大腕儿,但是,还的让几个人伺候着才写。没办法,但还得让几个人伺候着才肯写。没办法,弟弟跟妹妹裁纸,我只能当个镇纸,来给爸爸按着纸,一直工作到下午。弄得我按纸的手指头染上那红纸的颜色,像流着血似的,通红通红。春联写好之后,就放到太阳底下晾干。这时候奶奶就忙起来了,忙着熬粥。我们那而贴春联不用胶水、双面胶,都用粥。把粥熬得稠稠的,很有粘性,再大的风美丽也吹不烂,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的意义。这粥熬好了,春联也就晾干了。粥凉了就该贴春联了。春联们都对号入座,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地方。老爸写的许多大小不一的“福”字也都派上了用场,贴到了玻璃上、墙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傍晚6点种。奶奶摆好家谱、筷子、供品后,我和大叔、妹妹、两个弟弟拿着6根点燃的香去村头的一个特定的地方“请家堂”一路上,我们遇到了好几拨请家堂的人,和他们一道同行没几分钟就到了村西头,把三根香插到地里,磕三个头,拿着另外三根香回到家里,插在早已准备好的香炉里,“请家堂”这个程序就算完毕了。全家吃完晚饭后,奶奶、大婶、二婶、妈妈就要忙活起来了

——赶着包饺子。而我们这些小孩就忙着点花炮。在城市里不让点炮,到了乡下,一年就这么一次,可要玩个痛快。为了这个,我在集市买了一百多块钱的花炮,旧等着着几天那。大的,小的,半大的,应有尽有。有刺花的,有响炮的,有边刺花边响炮的……在漆黑的夜里点起来,照得整个院子亮堂堂的,那景象可想而知。遇到带响的,吓得小弟弟躲进屋里,紧闭门窗,直喊“别响炮,别响炮……”除夕之夜当然少不了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伴随着那欢笑声,不知不觉就到了12点,由爸爸点着了一串九千九百九十九响的大炮,响了好一会儿呢!院里点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屋里弟弟的哭喊声“稀里哗啦、稀里哗啦”,但是我们仍然觉得非常非常快乐,可热闹了。点完炮之后就要吃年夜饭了,全家人在一起吃饺子其乐融融,真是幸福。吃完饭马上就得收拾一下,很快就得来一拨拨的拜年的人。瞧,这就来了一拨,二话没说,先给磕头,真乃吓煞我也,折煞我也。因为我们家辈分大,没办法,三十多岁的人还得叫我姑奶奶呢!嗬!这景象真壮观。十几个人一齐跪下磕头,从屋里一直排到了院子里,那阵势,不亚于《还珠格格》里百官给格格磕头的阵势,也让我过足了格格瘾……

我是在凌晨2点写下这篇日记的,这时候人们还正在欢天喜地地闹大年。这一天真实回味无穷,好象有很多写不完的事。就写到这里吧!我不禁要再为它添上一笔:今夜无人入睡!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3

“婷婷,到外婆家过年去喽!” “噢!”我不禁欢呼起来。要知道在城里过年,无聊透顶。瞧,这都大年三十哩,我还迷迷糊糊,沉浸在无边的学习之中,没有一丝冬日的风向我报告过年的喜悦。可乡下的年味,却足以让人流连忘返。哦,乡下! 哦,外婆家!一瞬间,我顿时感到一股喜悦渗透全身,那么强烈,好似突如其来。

趁着这丝午后的阳光,我们驱车缓缓驶入蜿蜒的山路。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论着乡下的山,谈着乡下的水,想着乡下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中,便来到了外婆家虽小但却涵着点点韵味的村落。刚到门口,便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股“年”的气息直沁肺腑,仿佛空气中也弥漫着喜气洋洋的味道。

我兴奋地冲到了外婆家,只见外婆正东张西望地等待我们的到来。在红灯笼的映衬下,外婆显得格外慈祥。

“哦,”我一头扑入外婆的怀抱。外婆搂着我的头格格笑着,领我进来屋。迎面是外公黝黑却堆满微笑的脸颊,我紧紧地抱了一下外公粗大的身材,咱们刚卸下来行李,妹妹和哥哥便一头冲进门来,呵呵笑个不停。外婆的吆喝打断了我们的笑声。“吃年夜饭喽!”,外婆一手端两盆子。孩子们像猴似的爬上了椅子,大家都显得特兴奋,我们盼的不是年夜饭,而是饭后的烟花,和那有韵味的压岁钱。

“滴答滴答”我看了看钟,1小时过去了,咋还不放烟花?瞧得出,哥哥已耐不住性子了。一眨眼功夫,他就没影儿了,去干啥了呢?让我们走着瞧!我拉上妹妹,鬼鬼祟祟地跟着哥哥,本想做几个漂亮的跟梢动作,可不料,哥哥一路飞奔,我们的眼睛必须死死地盯着他才不会落下。只听他在嘴里嘟哝了一句什么,又得意地一笑,我们知道,他又要干“好”事了!“哥——”我和妹妹异口同声地叫住了他,吓得他后退了一步,故作惊吓地拍拍胸,又长吁一口气。他把食指放在口边,我们就不吱声了“go”他低声地说,一边把手一挥,好像跟总司令一样。东弯西拐,我们来到了外婆家院子外的冰河上,哥哥抱着一大箱烟火,埋头“掏”了起来。大家一致认为他会点些什么“小甩炮”“跳跳猪”“圣诞帽”,谁知,我哥竟抓起一沓鞭炮,晃了晃打火机,就点着了火,他赶紧往冰上一甩。我们心里紧张与激动,尖叫着跑回家,冲上楼,和哥哥妹妹一起把头埋进棉被,“啪,嘭,啪——”这惊天动地的响声,不仅把我们全家吓坏了,邻居家的狗也惊叫着。

“啪,嘭,啪——”在延续了一段时间的巨响后,我们奔向河边,捞起一半被浸湿的鞭炮,赶紧把它扔到石头堆里,嘴里却像止不住似的,吃吃地笑。

我们刚闯进外婆家的院子,一阵幽幽的清香便引着我们来到了厨房。哦,汤圆!“瞧瞧吧!”外婆看着我们的谗样,偷偷笑着掀开了大锅——大锅绿色的稠汤,韵着深深的菜味。“这是干嘛?”我们真不知道外婆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外婆神秘一笑,抽出早已备好的面粉和芝麻说:“要不要吃彩汤圆?”“嗯,彩汤圆?”大家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顾不得我们的再三追问,外婆的手便灵活的飞舞起来,同巧燕,同闪碟,来回来回,那粗糙的手在芝麻、面粉、菠菜汁之间穿梭。“哇———,”我捧过外婆手中已煮熟的汤圆————青色的碗中,几个青色的汤圆在翻滚,这颜色,别提多好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咬下半个汤圆,亮闪闪的芝麻就缓缓流出来了,逐渐在勺子上延开。而口中甜蜜蜜的芝麻味和着清口的菠菜味,在咀嚼后,慢慢流下喉咙,这味儿————啧,啧,啧

在黎明的朦胧中我醒了,今天我就要带着新年的喜悦回家了,带着外婆腌制的鱼,带着外婆风制的腊肉,牵着爸妈的手,怀着对家乡的依恋,对家乡的爱慕,我们踏上了回家的旅程!我坐在车上,最后望了一眼小却涵着韵味的村庄,红灯笼下慈祥的外婆,黝黑却满脸堆笑的外公。哦,春节,外婆家的春节!

春,在春节后又到了。

但我忘不了春节,外婆家的春节!

绿是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力量;竹有着不曲的风骨、飒飒的神韵。绿和竹的融合就织成了我对家乡所有的记忆。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4

岁时节日由来已久,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古代季节气候,简单地说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排定了节气令。

与二十四节同时并行的节日,在我国主要表现在各季各月朔望之间。确定节日的标准之一是以月的朔望圆缺为记。所谓朔日,是各月之初一,又称元日,正月的朔日,谓元旦,旧历新年之始。元旦为一岁最早的节日。一年之始的正月元旦是古俗中大庆大祭的节日延续至今,虽改称春节,但民间仍然习惯称新年。

年,既是时间概念,也是记时单位。年节无凝起源于计时单位的年。人类在漫长的蒙昧时代,没有时间的概念,过着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的生活,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要,逐渐从天象和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了一套测定和计算时间的方法。

我们的祖先早在以采集和渔业为生的旧石器时代,就对寒暑来往的变化,月亮的圆缺,万物生长和成熟的季节,逐渐有了一定的认识。到了新石器时代,中国进入了原始农业社会,人们为了掌握耕作时节、不误农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星象循环的规律,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这对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收获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结束了人们盲目度日的状况,开始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了。

年的名称出现较晚。根据《尔雅》记载,尧舜时称年曰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改岁称招,周代才称之为年(后来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也曾改年为载,唐肃宗三载公元758年,又改为年)。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业发达而著称于世界的国度,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人从他们的远祖弃的时候起,既好种树麻菽,弃被人民推崇为农业的始祖,号称后稷。到公刘之时,仍然务耕种,行地宜,所以,周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农业的民族。因此,年的时间概念最初就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循环而逐步认识的。在《说文解字》中,最早对年解释是谷熟也!《谷梁传》记载:五谷皆熟为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这里所谓有年指的是农业大丰收。在大有年的时候,人们一定要庆丰收。据记载,早在西周初年,人们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庆丰收活动。

在先秦时期,各地各代的历法不一。西周时行周正,即以建子为岁首,(周历的正月相当夏历的十一月)。同时在豳国又行豳历,豳历的岁终是十月,即周历的十二月;豳历的岁首为一之日,即周历的正月,夏历的十一月。在《诗纪豳风七月》中,就记载了西周时期新旧岁交替时的风俗活动。一般庶民结束田间的农业劳动基本上已到了十月,进入冬季了。冬季室内是人的主要活动场所,人们常把向北的窗户堵上,在室内生火,用烟熏鼠,准备过年。所谓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人们收得枣子,酿制美酒,庆丰收,敬老人。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脐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美酒牺牲,欢庆新年,成为一项隆重的庆祝活动。与这种人的欢庆活动相对的是对神的敬献。在丰收之后,人们为感谢神的保佑而举行酬神赛会。酬谢神明的保佑,祭祀列祖列宗,用新米做的饭、新谷酿的酒,求神降福,求列祖列宗保佑来年再获得丰收。在《诗纪周颂》中保留着一首秋收后祭祀祖先时唱的乐歌《丰年》:今年粮食收获多么多呀!粮仓是那么高大,用丰收的五谷酿成酒和醴来祭祀祖先妣和神灵,让神灵的恩泽遍施人间。

周代的这种欢庆丰年和祭祀活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日子,因此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节日,但由于每年都有收获后的庆祝以及冬季的来临,这种天定日的祝丰活动基本上是一年一度,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规律作为年节的雏形,为以后年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5

湖北团风人春节的第一餐是喝鸡汤,象征着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是要吃鸡爪的,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武昌市以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得动怒。黄陂拜年的顺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亲丧者,必以篮纸写一服字贴在门口,谢绝贺年。

孝感市位于江汉平原,但节令习俗与鄂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一致,却也独有趣味。

新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为止。

这里的人们还有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

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

新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池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烧掉,俗谚说:初三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新年伊始,举笔写字时,在过去要先用红纸写一幅新正举动蛇笔,万事大吉利的话贴在墙上。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震天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的时候,人们把铁罐子也当成锣鼓敲。所以孝感民间有正月半敲铁罐的俗语。

龙灯会是孝感民间正月十五节庆活动的中心。人们一般从初八开始扎龙,还扎狮子、彩船、竹马、高跷、平台等样式。正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乐,唱各种彩词。采莲船走村串户,见到什么人家就唱什么词,例如老者添寿、少者安宁、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谷丰登、鹿鹤同春、七星转斗、八仙临门、久久富贵、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语。

元宵之夜,孝感当地还流传着请七姐、问年成和乞巧的习俗。七姐当地叫做张七姐,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她最心灵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阳境内(今孝感)有一年轻人姓董名永,因家贫无钱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七姐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在大槐树下成就姻缘。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树一时高兴,把百年好合说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六姐只有百日缘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织出了10匹锦绢赎出了董永,准备整治家园恩爱白头。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宫,七姐不得不忍痛飞去。她的织布校化成了飞梭石,织机留在了人间,人们在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咔喳、咔喳的织机声。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着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还要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鹅蛋形状,让孕妇烧鹅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

当地民间还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不能在家里喧闹。妇女要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就没有臭虫骚扰了。人们还用竹篮从屋上抛过去占棉花丰歉。仰则主丰收,仆则歉收。

另外,孝感地区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五更时,人们用火照栗、梨等果木,边照边用刀斧敲打树干。一人边敲边问:结不结?一人在旁边应道:结!据说这样做新的一年里就会果实满枝头。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6

以往每年的春节,我都在广东度过。但今年很特别,我和爸爸妈妈回了家乡,湖南常德的安乡县过年。我居住的地方与常德的家乡很远很远,全程共有一千二百多公里。一路上,经过了大大小小很多城市,还有8条黑黑的长长的隧道。因为路途遥远,春节期间道路全都是车,所以就在湖南的省城,长沙住了一晚。第二天早天,还要开车两个小时,才到常德市区,一并接上姑姑和表妹她们到八十公里以外的爷爷家,安乡县过年。花了一天半的时间,终于回到了家乡。家乡的人和事都很有趣。那里都是平原和湖水,没有山。所有的人都说普通话,所以当然我说广东话,他们不明白。我必须和他们说普通话,他们才听得懂。

下面,我介绍下我家乡的亲人。我爷爷年纪大了,牙齿都掉完了。我是最后才发现他带的全是假牙。怪不得,爷爷总是笑不露齿的。奶奶脸上有两个大包子,头上总戴着一只大大的帽子,很有趣。伯伯也是戴着一只帽子,穿着大大厚厚的'风衣。戴着帽子的时候,常常看不到眼睛。他经常开心的对着我笑。而我姑姑总是笑咪咪的,露出雪白的牙齿,很好看,姑丈呢,耳朵很大,像个佛祖,很讨人喜欢。平时和我玩耍的,当然就是我的表妹和堂妹了。表妹长得很可爱,嘴里没了一只小牙齿。她特喜欢玩枪,所以叫我妈妈买了一把有红外线的枪来玩。她经常说她是团长,然后指挥我和长得胖乎乎的堂妹一起打敌人。家乡的天气真冷呀。晚上的风呼呼的叫。手脚总是麻麻的。一天早上,听到表妹在大喊:“结冰啦,结冰啦!”我和妈妈赶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屋边的池塘全结冰了,大约2厘米厚,要用石头或陶片才能弄碎,用木头也不能弄碎冰。最开心的事还是看见了雪。开始的时候,是下着一点点的小冰雹一样的雪点。然后就好像下着毛毛雨一样的小小雪花,像电视上看到的一样,六角形的,飘到了衣服上,头发上,车上。飘到车上的雪花,最看得清楚,但雪花刚飘到车上,就变成了水,隐隐约约的看到了一些雪。我拿着相机都拍摄下来了。因为这可是我第一次看到雪呀。我多希望之后能下大雪,好让我也好像表妹她们一样,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但可惜第二天,太阳公公就出来了。没能看到雪。还有一件让我觉得非常开心的事,就是放烟花。在广东的家里,已早禁止放烟花了。但这里,到处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烟花,缤纷多采,漂亮极了。表妹和堂妹胆子小,我就抢着放烟花,烟花真好看,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色彩。但妈妈说,放烟花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向着人或在拥挤的地方放,要在空旷的地方,最好有大人在旁才能燃放烟花。在家乡过年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我和爸爸妈妈走的时候,还叫她们放暑假的时候来这里玩,还一起拍照留念。直到今天,我还挂念着他们呢!在湖南老家过年,真开心!这真是一个特别的春节呀!

名师点评:作文的开头,小作者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交代了今年过春节的“特别”之处。这样的写法能够直接进入到作文的主题,不会给人拖泥带水的感觉。因为我们的小作者年纪还小,又在离家乡很远的广东生活,因此看到家乡的亲人和事物时,都会有一种比较好奇的心理。小作者首先详细地描述了亲人们在自己心中留下的印象,又记叙了家乡过年时的寒冷和自己第一次看到结冰、下雪的惊奇,然后又描述了放烟花时自己的开心……小作者的这篇作文,语言通顺流畅 ,条理清楚,描述细腻生动,准确地表现出这次过春节的“特别”,作文表达的中心非常明确,小作者的写作思路清晰。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7

我曾经是多么的盼望春节啊,但是它如今是那么的遥远。

20xx的春节来了,又是忙碌的一天,爸爸妈妈7点就把我从床上揪了出来,我们一大早就出去拜年了,我就想不通为什么要这么早啊?在雪地中穿行,望着白雪一股莫名的忧愁涌上了心头。来到伯伯家,我们敲了好几次门,但是没人来开门。就说不要来这么早啊?我心里本来就不愉快,被拒之门外就更让我恼火了。

爸爸说,等他们起来拜了年在走,不然不就白来了吗?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再也忍不住了,大声说:“就不能把礼物放在门前吗?”妈妈白了我一眼:“那不就白来了吗?”“只要心意在就行了。”我很不满,同时也不理解什么“白来了”“你不懂啊,我们送了礼,但是你没收到压岁钱啊。”原来是这样,千等万等就等个压岁钱。“我们要一直等下去?”我难过的说,“听说今年春节有很多人都去旅游喽,平时伯伯过年起来的都很早,今年都快8点了还没起来,可能也去旅游了吧”爸爸妈妈见这样等也不是方法,就拿着礼物回去了。

回家的路上,又望见那白雪,猛然发现还是只有我们的脚印,他们是那样的孤单、寂寞,不耐烦。爸爸叫我先去邻家奶奶家拜年,他们去别的亲戚家,并分两路会快些。我去拜年的时候忘了带礼,结果就形成了一场尴尬。

邻家奶奶早已经在门外等候多时了,我很清楚的看到——本来她脸上满是笑容,但是看到我两手空空,脸色顿时变了,但是马上又笑了起来,这时我才发现我没带礼物,窘迫万分,到了总不能在回去吧,我也只好带着尴尬的笑容向他拜年。她也殷勤的请我到屋里坐坐。时间在流逝,现场僵持住了。她老人家总是保持着同一个笑容,就像是被固定住了,使人觉得她似乎在说:“咱有的是时间,你不交货我也不给钱。”正在我不知所措时,爸爸带了礼物来帮我解围了,不一会儿,我就压岁钱到手了。

我很疑惑,为什么有些亲戚要给我压岁钱,有些就不用。妈妈说,因为他们家也有孩子,他们要送我压岁钱,而妈妈也要送他们的孩子,这样太麻烦了,钱换钱没意思。

我感到15岁的春节与我5岁的春节不同了,从前压岁钱都是我的,而现在都要上交,一分都拿不到,我不明白压岁钱到底是谁的。春节在慢慢改变,再也没有从前的气氛,以前大家都早早的起床,互相问候,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最真诚的笑容,那么美那么灿烂,无论送礼还是不送礼,他们都会送我压岁钱,虽然少者十元,多着五十,但是在红色的压岁包里我能看到最真挚的祝福。如今这都成了遥远的,美好的回忆了。

春节是中华民族美好传统,在这一天大家都会落叶归根,回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身边,可是最近几年,春节外出游玩的人数越来越多了,还有多少有这份节日的乡情啊。我的二爷爷,他家有6个孩子,结果除夕一个也没有回来,老人只好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过年。

我爱春节,他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质朴的民风,是祖辈世世代代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可如今的他,却在时光的流逝,年代的更替,风尚的转变下毁容了。

现在的我已经不想再过春节了,春节没有了真实的笑容和祝福,只剩下了虚伪,利益,金钱,其中最让我愤怒的是有人竟然靠春节赚钱,特别是现在的孩子们眼里尽是钱,一次我看到一个孩子向一位长辈拜年,他接过压岁钱就打开了红包,边走边拿出钱来数,因为只有50元。他还小声的骂了一句:都什么时代了,还送50元的。

我已感到悲伤,春节春节,你在哪里啊?你的美丽是否已埋没在厚厚的白雪里了?你的真诚是否已消失在红色的火焰里了?你的笑容是否已坐化在隆隆的爆竹里了?你的祝愿是否已长辞在遥远的旅途里了?回来吧,春节。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8

春节在眨眼间就结束了,还没来得及回味,已经坐在了办公室的椅子上。

吃过中午饭,婆家的人就坐上了返乡的车上,家里只剩下了我俩,原本觉得挤压的空间突然感觉空旷了,这是自搬进新家以来,我们第一次过上二人世界,望着空荡荡的房子,我反倒有点不知所措了,感觉好像丢了什么似的,在房间踱来踱去,脑袋有点茫然。LG倒没什么变化,一直在书房玩他的游戏,只有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习惯了一大家子人排排坐看电视,围桌吃饭的氛围,习惯了听他们讲家乡话跟我聊天,而我用普通话回答。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真的让人过得炫目了。

在家无所事事,我索性跑出去剪头发去了。一路走过来,街边的理发店都还在大门紧闭,逛了一圈下来,只找到一家小店是开门的。推门进去,只有一位老大姐在,加上一个小伙子顾客。大姐招呼我随便找个位子坐,看会电视,一会就好。我就着电视机旁坐了下来,正在播的是韩国的肥皂剧。我兴趣不大,百无聊赖的开始打量这个小店,有点后悔走了进来,老大姐弄出来的发型估计也年轻不到哪去。心里想着,有点开始打退堂鼓了,但又不太好意思站起来拍拍PP走人,只好硬着头皮干等着。

小伙子的头倒是挺利索的就摆平了,好像还挺满意的样。轮到我上了,老大姐问我想弄个什么发型,是按原来的修短些还是?我说想换个型,之前的那个不满意。她问我有没什么想法,我说没,她就跟我说了她的一些建议,由于心里没底,我也没发表什么意见,就开始动工了。

我一直盯着面前的镜子看,越看心里越冷,这发型不就跟那些大妈的差不多嘛……,额的神啊,救命啊!看来先前的担忧不是白搭的。

下刀就没有回头路了,我麻木的等头弄好,付钱走了。这个令我哭笑不得的头,哎,肯定要被LG笑到脸黄了。

估计听到我开门的声音,LG在书房嚷开了,LP,过来给LG看看你的新发型。

我慢慢踱进去,他第一句就来了,你的头怎么越剪越傻!我崩溃ING……

多看几眼,他又冒出来一句,你这个头跟你老妈的很像啊,是不是在XXX地方剪的,我说是的,他大笑,他们家是要将我们小区的全发展成一样的大妈头啊。我那个泪奔啊,立马内牛满面……发誓以后再也不去剪便宜的头了。剪一次后悔一次,但还没学乖,印证那句,在哪跌倒了就在哪里趴着。

晚上老是心神不定,思绪在飘飞,失眠的夜。身旁的他恰好相反,好像三天三夜没睡一般,足足睡了12个小时,I真是服了U。

早上我想要起来做早饭,LG怕我没睡好,说出去买包子吃,我也就没坚持,冬天实在很难抗拒被窝的魅力。

我还是按原来的闹钟起床,煮了点泡饭犒劳昨晚没吃晚饭的胃,就出门去上班了。路上我特意看了那几家包子铺,都没营业,某人早饭估计泡汤了。

我正在上班车,LG来电话,问我上车没,早餐吃了什么,我说正在车上,早上吃泡饭,你没吃到包子吧,那头的他在笑,傻冒一个,有点恨自己杂就意志不够坚定一些呢,没开门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可怜的小猪。

今天回来上班的人估计还不多,路况很好,不到20分钟,就到公司门口了,离上班时间还有20分钟。大门口正在打爆竹,还有一些舞狮的边穿戏服边赶着下车奔向我们大堂。等我们下车,大堂的舞狮队已经忙开了,中国区总裁穿着我们传统的财神爷的衣服,在大堂等着给我们派开工利是。博个好意头,别抱太大的希望。

僧多粥少,能吃上口稀饭就不错拉。现在其他的老板都很低调,红包估计就这么一个了。怀念以前的公司啊,开工第一天到处去给经理拜年,红包可以捞一大把,有些厉害的MM就5块10块的红包也能拿到1、2百。

算了,还是活在当下吧,没有比记忆更好的风景了。

春节的作文1200字 篇9

中国最重视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城市里,为了顾及安全,不准放鞭炮,小孩子没有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体会到鞭炮声声带来的生气,年味是淡了点,但也无碍人们过年的热情。对于小孩来说,有新衣服穿,有红包收;对于大人来说,有了七天长假,有了探亲访友的好机会。在这里,我要说说,人们过年都在做什么?

一、探亲

中国人是重视亲情的,过年是出嫁女“回娘家”的好日子。丈夫陪同妻子、带着孩子回丈母娘家拜年是年初二的一道风景线。路上都是探亲的人群。过年了,家人有时间聚在一起,是情感交流的极好渠道。老舍说: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女儿是母亲的贴心棉袄,丈夫陪妻子回娘家是妻子的最大幸福。丈母娘见到女儿过着幸福的生活,自然感到满足。亲情在过年时节是最放大的体现。

二、访友

出来工作外,各自为了生活打拼,朋友之间少有相聚的时候。中国人对于自己在读书时候相知相交的同学一般在春节时会聚一聚。虽然平时大家或者有电话来访,但难得春节大家都有空,所以很多的同学聚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同学们聚在一起,谈生活、谈工作、谈家庭,劳碌了一年的人们有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对象。周作人在《关于尺牍》说:

“人生少年时初出来涉世交友,视朋友不甚爱惜也,及至足迹半天下,回想旧朋友,实觉其味深长。盖升沉显晦,聚散离合,转盼间恍如隔世,于极空极幻之中,七零八落,偶然乘下几个旧朋友在世,此旧物也,能不想杀,况此旧友实比新友之情深十倍耶。”

我觉得很好地反映了国人对友情的重视,对旧友的珍重。趁着大好的春节假期,联络感情,实为许多人开心的一大事情啊!

三、旅游

平时没有时间出外旅游,虽然在黄金周旅游的费用相对平时较高,一家人聚在一起去旅游也是很多家庭首选的事情。可以本地游,可以省内游,可以省外游,视乎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

对于情人来说,趁此大好机会,增加彼此的认同感,同样是一极好方式;对于新婚夫妇来说,孩子还没有来到人世,没有小孩的羁绊,只有两人世界,在旅游中游山玩水,或去北方赏雪,新婚燕尔,共度蜜月,幸福如天上的神仙;对于一家三代的家庭来说,此情此景之家人齐旅游,让人感受家庭的温馨。旅游,是一个幸福的载体,载着亲人的幸福。幸福在哪里?就在一家人的其乐融融中!

四、逛街

新春佳节,百业兴旺。许多商场会趁此搞促销活动;当地政府为了增加过年气氛,会搞很多娱乐节目。一家大小出外逛街,也是过年时节很开心的事情。

所以,节日里的城区街道,一派喜气洋洋,人山人海;购物广场里,人们选购货物,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如果你想观察人们的幸福表情,那么在商场中仔细留意,你就会发现,商场真是社会幸福缩影的极好展示。在这里,你会感觉人们的幸福,源自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我只是说了人们过年都在做什么的四点内容!当然,在过年,人们选择的活动很多很多,许多是我想不到、没有说到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视乎各人的年龄、兴趣、收入、需求。周作人在《谈文》一文中说:

“少年壮年中年老年,各有他的时代,各有他的内容,不可互相侵犯,也不可颠倒错乱。最好的办法还是顺其自然,各得其所。北京有一首儿歌说得好,可以唱给诸公一听:

新年来到,糖瓜祭灶。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头子要戴新呢帽,

老婆子要吃大花糕。”

这一段话,放在过年人们都在做什么,是很恰当的解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