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寒假的趣事作文700字

求学站 人气:2.26W

【例文一】

春节放鞭炮这一习俗不知在中华大地上已经延续多少年,本人已无心考证。从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以后,鞭炮就霹霹叭叭的没有断过。遥遥的还能听到邻村的鞭炮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是到天明,鞭炮拉的越响越急,整个世界都仿佛沉浸在浓浓的喜庆气氛之中。黑漆漆的天空,礼花绽放,一闪一闪,仿佛是被人撕扯的黑绸布。土地仿佛也要被带起来,跟着一起颤动、舞蹈。

放鞭炮是孩子们的乐趣,现在还能清晰的记得孩提时代的事情。每到大年三十晚上,提前让妈妈把新衣服准备好,放在床头,准备早上起来穿。一年难得做一次新衣服,穿新衣也是很能让人兴奋的一件事情。更让人兴奋的事是准备早早地起来拾鞭炮。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孩子的鞭炮都是大人买的,摔炮、拉炮、捏炮、礼花等什么都有,不操心没炮放。那时候一家一户的都是买个一千二千响,算是应应景,那顾得上孩子们啊!但再穷也抹杀不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孩子们总能找到他们的娱乐所在。

头天晚上把鞭炮放在火炕上焙一焙,以免鞭炮受潮、拉不响。过去的人讲究多,这鞭子不响,说不一定来年会走背运!如果大人不讲究的话,在放的时候可以偷偷地截下来一小段,拆开来,留着以后慢慢放。但那个时候大人很少让孩子们这样做。

无奈只有三五个同伴,提前商量好,早上起来先把自家的鞭炮拉了,然后再相互结伴一块儿去拾别人家放完没响的鞭炮。那场景,像一幅图,现在还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东边邻居鞭炮响了,赶快跑到东边,穿着新衣服,摸着黑,西边谁家鞭炮响了,赶紧的,跑向西边,大半个村子,几乎让我们跑遍了,三五成群,也不知道害怕,记得那时候没有月亮,天很黑很黑,村子里没有路灯,跑到各家各户院子里才会看到有电灯明着。好冷好冷的天,跑得全身出汗,透过灯光可以看到每个人头上都在冒着白烟儿。天亮了,每个人的衣服兜子里,都装得鼓鼓的,满满的,一边相互炫耀着收获,一边在嘴里诅咒着某家大人的抠门,竟把鞭炮放在大荆条篓里拉,这损招真想得出,害得我们没炮拾。

接下来就更好玩了,有焾儿的放一块儿,没焾儿的放一块儿。有焾儿的就放,在树洞里放,在墙缝里放,凡是大人想不到、感觉不可思议的地方,孩子们都觉得很有意思:雪地里,瓶子里,窗台上,牛背上,甚至是牛粪上,都放过炮。如果跑不及,就会溅一身的牛粪,到家注定要挨骂,所以更有刺激性。没有焾儿的,就从中间掰开、一分为二,点着呲花,或把炮围成一圈儿,或围成各种造型,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点着我,我点着你,看谁点着的炮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手上脸上都是黑黑的,大人准会嗔怪道:又玩成花狗脸儿了?!

新衣服没穿几天,袖子上,衣角边,裤腿上,都会烧一个一个的.小窟窿,当然又少不得再挨一次骂,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例文二】

一转眼,寒假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可寒假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那天上午,爸爸开车带我、哥哥和妈妈去武汉玩。到了武汉,我们先去找舅舅、舅妈和果果,然后,就一起去中山公园

来到中山公园,我们三个小孩就兴奋得不得了,这里让人觉得又刺激、又好玩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先去玩“一上一下”,爸爸买了三张票,我和哥哥,还有果果去玩。我看着这个项目心里就“一上一下”地紧张起来,这个“一上一下”有二三十米高,光看着就吓得我不敢玩,但比我小的果果都敢玩,我身为姐姐,也应该敢玩。我看了看哥哥,他好像很轻松的样子,再看看果果,也好像不怎么害怕。我心里才慢慢平静了下来。“一上一下”开始了,我们突然一下子升到了三十米高的空中。我都不敢往下看了,害怕掉下去。我的手紧紧地抓着安全装置,心都蹦出来了。不过,我也有一种飞的感觉,身体好像飘飘悠悠的,似乎地心没有了引力。

接着,就是我最喜欢的项目“激流勇进”了。这次是由我、哥哥和爸爸一起玩。我们坐在一个小小的船里就开始划了。划了一会儿后,我们划进了一个鳄鱼口,我感到有一点怕了,但我们还是往前划了上去,爸爸说:“啊,好害怕呀!”我就说:“爸爸,你怎么这么胆小啊!我都不怕,你还怕?”然后,我们又猛地滑了下去。水把爸爸的衣服都溅湿了,乐得爸爸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舅妈看见一个地方教人玩空竹,就带着我和果果去玩,还给我们每个小朋友买了一个,我们都特别开心。

想到寒假中的这些事,我常常会忍俊不禁。我希望我的生活每一天都这样生动、美好!

TAGS:趣事 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