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讲计划材料汇编

求学站 人气:2.48W

关于学讲计划材料汇编

关于学讲计划材料汇编

篇一:学讲计划材料汇编

学讲方式是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变革,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作为教学方式,“学进去”是指通过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的积极性,强调的是达成“学进去”的结果;“ 讲出来”是指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方式,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在“讲出来”、“教别人”的过程中,达成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结果。实施学讲计划的几个环节:

1、明确目标:是学习任务导引。导入的形式可灵活多样,老师的语言要尽可能地精炼、精辟;揭示学习目标时要明确、精要、可操作,要使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

2、学生自学: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各学科要于课前布置预习作业,在学生使用的教学案的导学任务单中明确布置,预习作业务必简明扼要,承上启下。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上课时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先自主学习,再交流合作。

3、演练展示:是固化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布置学生演练任务,学生首先独立完成。然后请若干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预习成果。展示的形式倡导多样化,或讲述、或提问、或辩论、或表演,教师要作出及时评价,可以借助黑板、投影等诸媒体,由学生报告学习成果,引导其他学生整理学习内容,理清问题解决思路,培养学生观点概括、问题表述和问题解决以及表达、交流等综合能力。

4、质疑拓展:是深化学习的环节。在小组研讨的基础上,教师对学习内容的核心知识、共性的问题、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拓展探究的问题,通过组际竞赛、互教互议、教师指导等方式,进一步加以解决,发展学生推理性、批判性思维。 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5、目标检测:是评价、反馈、矫正的环节。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手段,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成就,练习量要适中,题目要有代表性,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演练的习题可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为必做题,选做题。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反馈,指导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当堂目标达成度,真正落实“堂堂清”

“学讲方式”的教学基本环节一般包括:“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等。基本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流程、模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科、课型自主变通、组合形成教学流程。

“学讲方式”运用要求遵循六个主要原则:掌握学情原则、自主学习原则、合作学习原则、学生“教”学原则、当堂巩固原则、指导学法原则。

篇二:学讲计划知识点

一、实施“学讲方式”主要目标

 1.树立四个理念,回归教育规律。

一是树立“天赋”潜能的理念,二是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三是树立机会公平的理念, 四是树立教学民主的理念,尊重和理解学生,发展师生教学相长关系。

2.改变教学行为,教师“人人达标”。

3. 改变课堂生态,学校“校校过关”。

4.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二、“学讲方式”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

“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

“学讲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边学边讲,调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着力培训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作为教学方式,“学进去”是指通过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的积极性,强调的是达成“学进去”的结果;“ 讲出来”是指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方式,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在“讲出来”、“教别人”的过程中,达成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结果。

从教学过程看,“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讲出来”是“学进去”的动机和结果。

 2.理论依据:

(1)罗杰斯“学生中心”教育思想。(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建构主义理论。(4)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5)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奥苏伯尔)(6)知识分类理论。综合加涅、安德森和梅耶关于知识分类的理论(7)“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陶行知(8)关于遗忘规律的理论。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9)学习金字塔理论。戴尔(10)学习兴趣激发的理论。

 3.操作要点:

教学设计:“以学定教”,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学习程序、环节,以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要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基础的学习任务,提供有难度、有梯度、有情境的学习资源;要对自主学习目标、内容、程序、方法及评价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根据学习基础,对学生分类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和学情,深加工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⑵教学环节:“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

“自主先学”: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小组讨论”:是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

“交流展示”:是固化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质疑拓展”:是深化学习的环节。 “检测反馈”:是评价、反馈、矫正的环节。“小结反思”:是建立知识联系,领悟学习成果的环节。

(3)教学行为:“五学”与“五步”。

①学生行为的“五学”。即“自学、互学、问学、‘教’学、悟学”。

②教师行为的“五步”。“让一步”、“慢一步”、“退一步”、“停一步”、“缓一步”

 4.实施原则:

 (1)掌握学情原则。(2)自主学习原则。合作学习原则。(4)学生“教”学原则。

(5)当堂巩固原则。(6)指导学法原则。

 5.评价要点:

 (1)学情调研和“以学定教”的情况。 (2)学生学习情绪状态。

(3)学生学习的参与度。(4)教学目标达成度。

三、“学讲方式”的实施办法

 1.理论学习。2.教研引领。3.赛课推动。4.典型示范。5.交流研讨。6.评价激励。

 四.“学讲方式”的实施要求

 1.统一思想,大力推进。2.领会精神,灵活运用。

3.务实创新,讲究实效。4.坚定不移,持之以恒。

篇三:学讲计划

“学讲计划”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一、分组的策略

1、基本原则:

组内异质:利于组内合作,促使小组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向其“最近发展区”发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组间同质:可以平衡各小组的水平,有利于小组之间的竞争。

2、基本形式:四人一组,两两对坐。其它形式:半圆形、丁字形、凸字形。座位排列形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合作参与的程度,因此,要对座位重新排放布局。由此带来管理的难度:(1)随意讲话,做小动作,课堂秩序易乱;(2)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倾听的时候;(3)看黑板困难,容易疲惫。

3、组员人数:4—6人为佳。

 推荐:

 1、四人一组,分成两排,朝前正坐。同排之间有适当较小间距,便于转身交流。组与组之间相隔较大距离,体现组与组之间的视觉区分。

2、丁字形。三人横排,一人与最右或最左纵排,全体略靠投影仪另一侧,便于观看投影。

 优化策略:

 1、以学业水平为主要依据,综合性格、表达能力、人际关系等因素,把学生分为一、二、三、四等层次,然后分类平均分组,保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2、如六人一组,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各有两人水平相当,便于合作交流。

3、把组员编成序号,一般情况下,各组同号学生水平相当,便于教师心中有数和分配任务。

4、各组建立“一帮一”、“兵教兵”机制。

5、要选一名有凝聚力、能力相对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

6、小组之间开展教学以外的竞赛活动,如跳绳比赛,或者分配一些要求小组共同完成,增强凝聚力,激发小组成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要努力达到以下效果:

(1)小组中的所有成员都参与小组活动,感到是小组的一员。

(2)小组成员对于合作活动的目标和计划有统一认识。

(3)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交流合作活动。

(4)小组成员能够一起参与活动,并力求使结果超于完善。

(5)在完成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讨论,互相帮助。

 二、自主的策略

 1、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自主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符合深度学习的特征。数学家华罗庚:一切创作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从“学讲”角度看,自主学习是“学讲”高效的前提和关键。

2、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一、能学(基于自我认知水平之上的学习);2、想学(要有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3、会学(要依靠一定的学习策略)。

3、自主学习的狭义内涵: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活动。

4、优化策略

(1)布置任务要非常明确,问题的指向性具有针对性,且在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内。练习要精选,体现典型性、量力性;问题要精心设计。

(2)要有具体的方法指导,提示自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例1:

问题:请你找出本文最能揭示文章中心的句子。

提示:文章的中心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偶尔出现在文章的过渡之处。

方法:安静——快速浏览——画出可能语句——联系标题或中心思考比对

(3)充分利用媒体,出示内容、提示、要求和方法指导,也可以利用微视频进行指导。

(4)为便于下一步交流和讲评,可选择学生板演(不同层次有代表性的学生)。

(5)教师下达自学开始的指令后,要观察学生是否行动迅速,是否全部行动,如果没有,则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督促。

(6)不断巡视,充分监控学生的自学活动,保证学生立刻投入学习。要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学情,个别问题个别解决,共性问题留待交流时解决,且在巡视过程中,快速形成二次备课(要对独特发现或错误典型形成印象并梳理),为交流展示做准备。

注意问题:

1、学生投入自学活动时,教师要避免喋喋不休,要给学生安静思考和练习的空间,不要干扰学生。

2、自主学习的时间要充足,每节课不应低于1/2。

 三、小组合作的策略

 1、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创作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其次,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再者,合作学习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

2、课堂上合作学习的狭义内涵:(1)互相提醒;(2)互相检查;(3)共同练习;(4)相互质疑;(5)相互完善;(6)开展竞赛;(7)讨论问题

优化策略:

1、分工明确,保证任务下达后,学生能够立刻投入合作。例如:一号说给三号听,二号说给四号听;组长说观点,组员提建议;一、二号互相检查,三号、四号互相检查。这些简单的口令远比大家互相检查要有效得多,可以让学生丢掉犹豫。

2、方法具体,保证任务下达后,学生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合作。

例1:互检

一、二号互相检查,三号、四号互相检查——用红笔批改,并画出错误之处——自我更正——向同位请教——互相再次交换检查

例2:互相练习

1号扮演角色1,2号扮演角色2,3号扮演角色3,4号倾听——模拟人物进行对话——4号提出建议——根据建议进行再次表演

3、教师加强巡视,充分了解学情,观察各组讨论参与情况,并及时督促学生参与讨论。要对发言精彩的'、有独特发现的或者出现典型问题的形成鲜明印象,并快速形成二次备课,为下一步交流展示作准备。

4、建立小组间、小组内的竞争机制,利用加分、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充分紧

张起来,加快课堂节奏,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5、合作发言时,可以定一些规则:

例1:发言规则

当有人发言时任何人不许打扰;不许有人不按顺序发言;每个人只有1分钟的发言时间;每个人都要尽力呈现出自己的发言内容是如何与前面发言者所谈内容相关联的;当每个人都发过一次言后,可以自己发言。

例2:倾听规则

安静不插话,努力听出所讲话的内涵和要点;在支持或反对之前努力理解所讲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对同意或不同意的观点都要同样认真地做笔记。

6、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养成良好的发言习惯。每个学科都应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发言模式。

 注意问题:

 1、学生活动时,教师的任务是监控、指导和了解学情,不是旁观者。

2、合作容易浪费时间,要采用恰当的形式促进学生迅速行动,积极参与。

3、学讲计划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来解决,一般情况下,只有问题稍难才采用讨论的形式,一节课问题的讨论选择一、两个稍有难度的即可。另外,讨论之前,一般先让学生自主,初步形成个人意见后,才进行讨论,利于提高合作效率和思维深入。

 四、全体展示交流的策略

 1、指导思想:不断变化的节奏和多样性的方式是全体展示交流成功的关键所在。(《讨论教学法》美国)

2、基本形式: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优化策略:

(1)技能展示,可以是小组推荐个体展示,也可以教师抽查某一层次学生,也可以是小组集体展示。

(2)可以选择部分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质疑、补充和评价,尽量避免汇报内容的重复。

(3)借助PPT、实物投影、黑板等媒体,多种形式展示合作结果。

(4)地点进行适当转换,可以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面向全班进行讲解,或者在教室内某一适当位置,让学生进行表演。

(5)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思辨性问题,让各组之间形成争辩,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锋。

(6)对学生汇报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互动资源,开展“兵教兵”,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7)教师适时发挥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要建立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之上,抛出问题,促进学生纵深思考,把课堂教学引向纵深。教师的作用要恰当的平衡——不独占也不缺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表达的热情,让课堂荡起涟漪。要善于利用巡视时获得的信息,选择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发言,把课堂引向新的境界。

例1:隐忍——忍受

例2:教师的激励和引导语:你的想法是什么?有谁想反驳?谁最想先发言?刚才这一组讨论的气氛很热烈,能不能把你们的结果给大家说一说?这一位同学在发言时讲了一句我很欣赏的话,你能不能给大家再讲一遍?这位同学有独到的发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一组的设计很有创意,能不能给大家表演一下?

(8)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要切中要害,还要富有激励性,不要一味停留在

“好”、“太好了”这样简单的层面。尤其要引导学生评价,发挥学生的作用。

教师的评价语:

你的发言是对安吉乐和杰迪的综合,让我感到惊讶,它加深了我们分析的深度。

我正准备重复唐刚的话,你的发言使我认识到他所讲的最重要的一点。谢谢你听得这样仔细。

“程序信任”是你为我们刚刚讲的取了一个好名。非常高兴你能找到这样的好词。

(9)有效调控学生说话太多,或太少。

 注意问题:

 1、一味依赖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轮留汇报发言的形式,往往会引起课堂节奏的松散、时间的浪费、发言的平庸、气氛的尴魀、内容的无趣、程序的机械,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必须选择多样化的交流展示方法。

2、教师的作用是监控、督促、组织、指导(恰当的引导),展示交流环节教师的作用不能弱化,相反应该加强。

3、让学生持续倾听是最容易被忽视,最不易引起人们注意的一环,要让不发言的学生时刻保持注意力是非常困难。教师,要特别关注发言者的自信心水平,并乐意支持他,而且,随时关注其他学生情况,时刻保证其他同学在认真倾听。

 两个思考题:

 1、当学生说得过多时,我们做什么?

(1)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为如何参与讨论做示范,要尽力控制自己的发言时间,并确保给小组其他成员发言的机会。

(2)制订的讨论规则要明确表示支持和鼓励给予别人发言的机会,而不允许个人长期或长时间把持讨论。

(3)教师要经常研究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并经常与学生谈话,指出他们在讨论中表现的问题。

(4)教师要按照一定规则,有时也可以由组长完成,保证公平并协调地轮换扮演角色。

(5)可以暂停讨论,让大家反思讨论出现的问题,然后重新开始,让那些没有发言的同学发表意见。

2、当学生发言过少时,我们做什么?

原因剖析:性格内向;害怕出错;感觉准备不充分;感觉不受欢迎;故意扮酷;与教师有关;缺少激励。

(1)确保在讨论前任务明确到人头,确保发言人有了充分准备,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2)找回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课堂上要鼓励所有有关学习的声音,不管是批评还是赞扬。

(3)帮助学生感到受欢迎。

(4)调整交流方式,避免单一化。

 五、与学讲计划相关的两个问题

 1、预习(课前准备)。可以安排预习,但一定要保证全体同学能够轻松完成,不难而且耗时较少。学生课前准备是必要的,而且学讲计划初期准备是花费时间和精力的。

2、内容呈现的载体。PPT、实物投影、微视频、学案无疑会提高课堂效率,要坚持使用,至少选用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