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雨的优美散文

求学站 人气:2.74W

春雨绵绵,像花针,如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描写春雨的优美散文

雨感

 

我对于雨的感觉一直是平平淡淡,大概平平淡淡才是真吧,反而让我对雨有了比其他更深切的感受。

我的大学是河南省最南边的城市,信阳,这个北国江南,江南北国,它有着北国气候的粗犷和豪迈,也有些江南的温婉和柔软。今年不知怎的,竟断断续续下了一个月的雨,信阳的天空已经一个月没有出现过阳光的色彩了,每天都是深灰色的天空,低沉的笼罩着这片土地,也深深地压在每个人的心上,像会传染似的,染的我的心也是深灰色的。

小的时候,其实我是喜欢雨的,我的家乡是开封,这个七朝古都,真真切切的是个北方城市。北方城市的雨是不多的,四季分明,春天是温暖的,夏天是炎热的,秋天是凉爽的,冬天是寒冷的,夏天会下暴雨,阵雨,有时天空还是湛蓝的,豆大的雨滴就突然到访,我站在窗边,听着雨滴的滴落就像天空谱的一首激昂的乐曲,风儿为雨儿伴奏,院子里的树木就随风摆动它的腰身,像风中的舞者,我静静的欣赏这场音乐会,就这样,静静的,时间仿佛都静止了,仿佛这就是世间最美的时刻。雨停之后,家家户户的人都出来了,雨后的空气非常清新,闭上眼睛你可以嗅到青草和泥土的味道,凉凉的,淡淡的,仿佛吸一口进去可以净化心灵似的,院子里的树木都像被洗了澡,绿绿的叶子上都挂着晶莹的雨滴,仔细看去,叶子的脉络清晰可见,那纯粹的绿啊,绿的让人心醉!用手轻轻一碰,小雨滴就像一颗颗珍珠咕噜咕噜的滑落下来,小的时候,我们都很淘气,经常把大人骗到树下,然后冷不丁的抖动一个枝条,许多雨滴前仆后继的落下,大人每次都被淋了一头雨,指着我们一通数落,我们倒也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在乎,大人走了,我们都冲着他做鬼脸。然后开开心心的再骗一个大人。

秋天的时候,经常绵绵小雨不断,有的时候会下一整天,不过天空依然是蓝色的,不是让人抑郁的深灰色,这天如果爸爸妈妈不去卖菜,我就会拉着他们陪我看电视剧,印象中,看的最多的是《还珠格格》,其次是《刁蛮公主》,《宝莲灯》,《白蛇传》,《西游记》等等,这些电视剧纵然我看了一个童年,也不会厌烦,反而现在长大了不看了,还经常会回忆。我们一家人坐在床上,有时候还有瓜子磕着,窗外的雨淅淅沥沥的,像羽毛一样轻飘,这时候的风儿也是温柔的,轻轻的飘过,掠过脸庞,掠过人们的心头,它就像江南细柳扶风的女子,款款的走来。秋雨带给我的是坐在被窝里看电视的闲适,爸爸妈妈陪伴我的温馨,它承载着童年的甜美的回忆。家乡的雨总是带着家乡的味道,这份珍藏在心底的味道,越是久远,就越是醇香。

信阳的`雨下了一个月,渐渐的,我习惯了它的到来,熟悉了它的味道。幸好,信阳的雨大多是牛毛细雨,轻飘飘的,像一片片羽毛,风儿吹过,它也飘起来了,掠过脸庞,凉爽的秋意就浸入了内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信阳的人既有北方人的潇洒不羁,也有南方人的温柔逸致,我想这和它的雨是有关系的,点点滴滴的细雨缠缠绵绵,就像一个温柔的南方姑娘。

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雨,养育了这里的人,孕育了这里的文化。山的雄伟,水的灵异,雨的轻柔经过千百年的发酵,汇聚成了一股既潇洒,自信,真挚,豪迈,又柔美,温婉,灵动,可爱的文化气息沉淀在每个人的心底。

江南的雨就更透着江南女子的仪静体闲,双瞳剪水,雨滴滴落在青石板上,像触到了玻璃一样发出清脆的声音,从两旁的古朴雅致的房檐上像一粒粒珍珠一样一股脑的滚落下来,家家门前像挂了两串珍珠,风儿拂过,门前的风铃就叮叮当当的响着,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小巷深处,走来一位丁香般的姑娘,手执油纸伞,身着古风古韵的旗袍,修长曼妙的身姿,穿着高跟鞋轻缓闲逸的走在青石板上,哒哒的声音和那绵柔的雨滴是最和谐的存在,仿佛江南的女子天生就属于江南的细雨,江南的雨透着江南女子的柔美,而江南的女子又透着江南的雨的蒙蒙。江南的小山细水是经不住北方的狂风暴雨的。

每个地方都有只属于它们的雨,它不仅仅是雨,它也是各个地方的文化符号,雨下了千年,见证了各个地方的历史荣辱,它透着文化气息,从远方走来,走进每个人的心里,它是每个地方不可缺少的文化元素,也是异乡游子心底永远的牵挂。在异乡的校园里每每下起雨,我的内心每每被千里之外的的某种感觉牵引,我把左手伸出伞外,触碰那轻柔的雨滴,那感觉,是如此的真切,雨的感觉,是千里之外故乡的感觉。

《春雨》

这几天,断断续续地下着雨,时而雨雾迷蒙,时而大雨倾盆,时而风清雨霁,叫人的心情随着雨的变化起起落落,诗情涌动,古今多少雨中情事都涌上心头。

雨,本是一种自然现象,水汽升腾,凝结为云、为雨,然而,雨飘然落入诗人敏感的心田,便会触动诗人的情怀,生出无限的惆怅和感慨。

雨,在诗人的眼里,是浪漫的诗。月桥相会雨霏霏,漫山桃李诉衷肠。透过记忆的帘幕,我看到密林深处野花烂漫、河水潺潺,弯弯的月桥上,迷蒙的雨雾中盛开着一朵伞花,伞花下一对恋人在依偎、呢喃。你能说这美艳的情景不是一首缠绵的诗吗?

雨,在诗人的心里是相思的酒。曾几何时,天涯孤旅,金风玉露一相逢,却留得相思朝朝暮暮。独自把酒凭栏,临窗听雨,酒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泪。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一阕《临江仙》深蕴了晏几道与歌姬苹儿别后的孤独和刻骨的相思。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长夜无寐,卧听夜雨滴桐声,绵绵秋雨落在心上,都化作了苦涩的相思泪。

雨,落入诗人的愁肠,在历史的长卷上凝成千古的愁思。“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南渡避难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李清照饱尝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晚年所作《声声慢》一词真实地抒发了她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寄托了她深沉的家国之思,堪称千古绝唱。“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南唐国势日衰,李璟却无力挽狂澜之雄浑大略,只是经常与其宠臣如韩熙载、冯延已等饮宴赋诗,借此消解满腹惆怅。

其子李煜亦非治国能手,但艺术才华非凡,不逊其父。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锦绣才华也只能抒写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真真教人不胜唏嘘。

司空曙感叹晚景凄凉,借雨抒怀“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王昌龄雨中送别好友,满怀眷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南宋词人蒋捷的一阕《虞美人·听雨》将自己坎坷的一生浓缩为三个时期,三种心境,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沧桑巨变,读来不禁使人凄然相向。

雨,也不尽是缠绵悱恻,“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唐代司徒空在《诗品》中对“典雅”如是说,可见,若以淡泊之心境赏雨,雨中之情调亦不乏超脱、典雅。正如郭绍虞先生说:“赏雨茅屋,幽居自得,见其雅”。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挚友张平甫邀请姜夔赴宴,但是诗人不欲前往,原因很简单,因“老”无心听管弦,因“病”不便饮杯酒,其实“老”“病”,不过是托词。诗人“不欲往”的真正原因却是:“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这种自在洒脱、雨中安眠的情怀,若无对人生有透彻的领悟,是万难有这般雅趣的。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钩帘百顷风烟上,卧看青云载雨过”。唐诗宋词中此般雅致的佳句比比皆是。雨过天晴,万物如新,雨,不仅洗去世间尘埃,也让诗人心境澄明,在雨的静观和沉思中参悟人生,使雨多了几分禅意。

且听东坡的《定风波》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苏轼贬居黄州时,一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独他雨中信步,浑然不觉。《定风波》一词借助于“雨”这一具体意象将人生引入到忘情得失,超然物外的禅意般的宁静之中。这也让我们在领略诗人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中,多了一份东坡似的洒脱。

雨,淅淅沥沥,苍茫迷蒙,穿越古今,将多少情怀淋漓浸润成凄艳美妙、典雅超脱的诗词,滋养着我们雅致的情趣、浪漫的情怀。

雨,不仅滋润着干涸的土地,让草更绿、花更艳、树更茂,也滋润着人们久居都市疲惫荒芜的心田,让生活平添一份自然之趣,让人忙里偷闲,放眼窗外,在朦胧飘渺中酝酿一份诗意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