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读后感(精选5篇)

求学站 人气:2.33W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读后感(精选5篇)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读后感1

与《教育是爱的艺术》一书一样,李镇西老师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一如既往,是一个个故事组成的,是教育的故事,更是生命的故事。其中叙述教学的故事极少,反倒是叙事他朴实、真实的生活居多。让我印象极深的部分是他与乐山一中未来班孩子们聚会的情景:他能叫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他的电脑中有每一个“孩子”的照片,他的头脑中有每一个“孩子”的故事,每一个“孩子”生命中有他的故事,每一个“孩子”都记得他的要求:正直、善良、勤劳……读到李老师花笔墨最多的这次同学会,我的眼眶湿润了,我仿佛亲眼见证了这一幕,我仿佛看到一位用心做教育的老师收获了累累的硕果。当年他带这届学生的时候,周围所有的人都说“李老师,你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太善良,不能适应这个社会”,30年后的师生聚会,回答了30年前的质疑,“孩子”们适应了社会,而且很适应。原来,教育无需那么功利。但教育需要本真。反思我们身边的一些教育是何等的坚硬,何等的粗糙!一切以分数为中心,对学生缺少关怀、缺少鼓励,只有要求,只有呵斥;学生对老师缺少感激,缺少敬佩,只有畏惧,只有不满。试问:身处这样的教育中,学生的幸福感从何而来?老师的幸福指数又能有多高?

李镇西老师建议我们要大度。“学生犯了错误,甚至冒犯了我们,我们不可能不生气,但不要老是生气。尤其不要记恨学生,学生毕竟是学生,小孩儿嘛!不懂事,我们作为老师,作为成人,不要和他们计较。要有这样的胸襟,又有一种宽容。永远不要以学生为敌,永远要意识到学生是在成长中的孩子”。

幸福比优秀重要,优秀是用别人的眼光看自己,幸福则是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孰轻孰重,一看便知,可知易行难呀!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心态,幸福的心态就会带来幸福的生活。

“优秀”的教师是有限的,有些与机遇甚至人际关系有关,而幸福的教师却有千千万万,有些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在路上!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读后感2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读李镇西老师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书是早已买回来了,只是自己蜗牛般的速度,还只读了不到此书的三分之一。

李老师朴实的语言风格、具体的教学案例……在不断激发着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的阅读兴趣,读李老师的书就像和邻家大哥唠家常,他总是能直抵你内心的疑惑和焦急,如春风化雨般让你欣然接受。在我读的几个章节中,印象最深的是“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这一章节中李老师谈到关于优秀的理解: 所谓“优秀”,至少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我们做得比别人相对出色一些的工作及其成果;二是指我们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不管是在哪个意义上使用“优秀”这个概念,我都认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读到此,我甚是疑惑,幸福的到底有多重要?老师接下来又深一层谈到优秀的话题。

如果是在第一个层面说“优秀”,那么我们总要和别人比较,因为“优秀”总是相对而言;因为比较(攀比),我们求胜心切,我们精益求精,我们永不满足,我们“欲壑难填”……当然,从积极意义上看,这正是我们上进心的表现,“永争第一”嘛!但同时,在这比较的过程中,我们渐渐失去了从容自如的心态,失去了“慢教育”的智慧,也失去了教育的优雅与情趣,甚至我们潜在的或者说沉睡的功利心渐渐苏醒,让我们备受折磨,于是,教育的幸福也不知不觉远离我们而去。

这段话,让我找到了自己不幸福的原因:曾几何时谈过我当初做老师时的自豪和骄傲,因为,我知道自己深深的喜欢这一职业,曾大言不惭的说过,我把“教育”这个职业当做了事业。

如果是在第二个层面说“优秀”,那么我们免不了要关注教育以外的人和事,因为“优秀”不能自己说了算,总得要人家来评比和选举。也许你的工作的确比别人做得好,去年高考你也“培养”了一个县状元,于是你自认为优秀,可这次学校却只有一个"优秀"的名额,而还有比你更优秀的——和你同一教研组的一个同事今年还“培养”了一个市状元呢!于是,这“优秀”的桂冠便落到了他的头上。你想“优秀”也不能。何况,如果你所在的学校风气不那么正,即使你的工作和成果的确出类拔萃,可是你不善于搞庸俗的人际关系,更不善于和领导拉关系,那无论是群众投票,还是领导推荐,人家就是不让你“优秀”!

李老师的话如醍醐灌顶,原来我只关注自己付出了好多,得到的少,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很优秀,当然也是从他人口中得到的,其实,忽略了自己的缺点,自己的真正不优秀,因此,总感到自己不幸福。至于学校风气正不正,也多少影响着人的工作热情,况且,自己真的不善于搞什么人际关系,有时候甚至会因为他人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就使自己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其实,想想这些都属于浮云,都是庸人自扰,工作不是为了那个领导,之所以努力是为自己,“自扫自家门前雪,何管他人瓦上霜”呢?

书,还在阅读,李镇西老师的思想还在不断让我改变自己,让我反思自己,幸福,我在寻找,因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读后感3

借着悦读悦美读书会,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这本书,它带给我许多的感动和身为教师及对这一职业的更深层次思考。

本书中不是夸夸其谈教育教学的高深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朴实、真实的故事向我们再现了李镇西老师平凡而又幸福的教育生活。这些故事是教育的故事,更是生命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师对幸福的理解和对好老师的标准的认可。

他说所谓“优秀”至少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我们做得比别人相对出色一些的工作及成绩;二是指我们所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各种荣誉证书或称号。他越来越坚定地认为,一个教师,是否“优秀”不是最重要,是否“卓越”更无关紧要,最最关键的是是否“幸福”!

作为教师,每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孩子,驾驭的是变化多端、生动活泼的课堂。孩子们一声甜美的老师好,一个灿烂的笑脸,一次精彩的发言,一段感情真挚的朗读,一份娟秀工整的作业,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一次小小的进步,都会使人怦然心动,乐从中来。在这个引领的过程慢慢体会我们所付出的耐心、爱心、细心、仁心……作为老师的我们此时是骄傲的!更是幸福的!

所以幸福比优秀重要,优秀是用别人的眼光看自己,幸福则是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孰轻孰重,一看便知,可知易行难呀!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幸福感从何而想“优秀”而不得,怎么办?那就像李镇西老师说的,别管什么“优秀”不“优秀”啦,还是追求原本属于自己的纯粹的教育幸福吧!因为——“优秀”与否是别人的评价,“幸福”与否是自己的感觉来,心态,幸福的心态就会带来幸福的生活。

当然,教师的优秀和幸福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和谐统一的。领导正直,同事善良,评价科学,程序公正,幸福的老师怎么可能不优秀呢?幸福指数高了,又有突出的业绩,各种荣誉自然奔你而来。这时,我们完全可以坦然而无愧地接受,因为这是教育给我们的馈赠。只是我们把这份馈赠仅当做意外的收获,因为我们从来就不是冲着这些荣誉而工作的。没有这些荣誉,我们也不会有丝毫的懈怠,因为教育关系着我们自身的幸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师这条道路上我还仅仅只是在起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我去走,但我心中始终坚信身为一位教师只有从心底里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才能走得更长更远,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读后感4

从教二十年的我,每个工作日都异常的忙碌,在忙碌中有时喜悦、有时抱怨、有时满足、有时无助。就处在职业倦怠的我有幸品读了李镇西著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这本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宽容与妥协章节中“既然每一个人都不完美,这个‘每个人’就包括自己,也就是说自己也需要别人的宽容。如果人人都不宽容,那没有一个人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正常地生存——更不要说生活了”。

自古至今,都有许多形容宽容的词汇“大度、宰相肚里能乘船、退一步海阔天空” 等等。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宽容做好自己的工作,用宽容经营好自己的家庭,用宽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用宽容让自己快乐起来。我们放平心态,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对人宽容对自己宽容让彼此都能开朗愉快地生活,或许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宽容是一种爱,宽容能增添内心的“幸福度”,像一种镇静剂。幸福就是当别人欺负你,你原谅他,让他快乐,那你也会感觉很幸福。一个人之所以幸福,不是他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海纳百川,靠的是宽容的心胸,因为宽容,所以幸福。特别是自己身为一名教师,每天几乎都和孩子们在一块儿,课堂上给他们传授知识,课间关注他们的活动安全,课下还要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性格。每天都有不该错的题,孩子却把题做错,课堂上违反纪律。淘气的男孩子在课间总要闯点小祸,让老师给予处理。有时,真的被这些小家伙闹得心烦,对于他们对纪律的无视,我发过脾气,大声吆喝,训斥、讽刺、挖苦。通过读这篇文章,我进行了深刻反思:他们只是一个个六七岁的孩子,他们的世界单纯而可爱。每个孩子都是宇宙的唯一,我们要学会尊重不同的个体,宽容不同的个体,把宽容转化为对他们的爱与信任。

在生活中认识到“吃亏是福”不但是一种做人的策略,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书中说“心中装着天使,眼前一片光明;心中装着魔鬼,眼前眼前一片黑暗”。你对别人的宽容度决定着你的幸福感。宽容度越高,幸福感越强。反之,你这也见惯,那也见不惯,成天抱怨,都在埋怨,人家不会因为你的埋怨和抱怨有任何变化,最后你自己到一肚子气,自己的幸福指数大大打了折扣,整天都痛苦的生活着。纪伯伦说过一句名言“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流血的心,一颗宽容的心。”宽容的人不是没有痛苦,只是他善于把痛苦锤炼成诗行;宽容的人也不是没有碰壁的时候,只是他不计较,不勉强,善于暂时停下来或者绕道而行。宽容如水,把生活中的烦恼怨恨过滤,让人生的道路迈得更加轻盈,更加宽阔!所以说,幸福之心,幸福之本!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读后感5

近日,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这本书,它带给我几多感动与思考。此书没有大谈教育教学的高深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朴实、真实的故事向我们再现了李老师平凡而又幸福的教育生活。这些故事是教育的故事、更是生命的故事。

李老师说:“坚守教育信念不是为了什么优秀,而是快乐自己的快乐”,别在意优秀不优秀,要在乎你自己每天是否幸福,因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其实与人的一生来说,真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优秀与否是别人的评价,使用自己的眼光看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了好的心态,便拥有了幸福。一个人的优秀与幸福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和谐统一。但当某种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向"优秀"靠近的过程中,也许并没有获得所谓的优秀时,我们是不是该考虑到没有什么比一颗自由幸福的心更重要的了。李老师在三十年如一日的教育工作做中,始终保持童心和爱心,在孩子生命的逐渐丰盈中,再年轻老师们的成长中感受到幸福。其实在我的周围也不乏这样永葆童心和爱心,坚守教育信念,默默奉献的老师们,他们的经历同样诠释了“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的理念。所以,我作为老师,作为孩子的家长,在和孩子们当下的生命相联系时,一定要明白,也要让孩子们明白,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当然,承认“幸福比优秀更重要”并不是说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就可以不思进取,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更应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心,追求自己认可的优秀。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我也很幸福啊!李老师自己认可的“优秀”就是他给自己拟定的“好老师标准”——课上的好,班带得好,分考得好。因此也就拥有了行动的潇洒和心灵的自由,拥有了幸福,李老师也说到了阅读和写作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这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力求成长的老师们业余生活的必修之地吧!作为教师的我认为,只要脚踏实地的工作。教好书,带好班,不断学习,努力成长,爱孩子并让孩子在爱中快乐成长,我说是幸福的!一句话。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在平凡中选择坚守,简单中感受快乐!

本书中最令我震撼的是李老师与孩子们的师生情谊,就像一部现实版的经典童话,尤其是周末的时候也与孩子们呆在一起。李老师一直善良、正直、勤奋教育和勉励孩子们,和孩子们和谐共处,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他与孩子们取班名、定班规、制班徽、写班歌。孩子们毕业后深深记着这位可敬可亲的李老师,隔三差五的搞同学聚会都请来了李老师。我再次体会到,原来,教育无需那么功利,教育守住本真乃是底线。我不得不佩服李老师。

李老师曾打过一个恰当的比喻。把本职比作谈恋爱,把教育比作结婚。在教书这场持久的婚姻中,李老师始终把教育当做他永远的“初恋情人”。所以,他能够在教书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幸福,李老师的幸福让人羡慕不已。希望在自己的教育中也能像李老师一样。让学生和自己都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