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求学站 人气:2.3W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分析人物形象,了解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法国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文学殿堂,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去体会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字词的学习。

jié、jū、zhàn、shà、chuò、guān、tà、gēng、zhuàn

拮据、栈、桥、煞、白、阔、绰、衣、冠、糟、蹋、变、更、赚、钱

qiào、pà、mǔ、lì、yòu、lán、lǚ、kān

撬、开、手、帕、牡、蛎、保、佑、褴、褛、狼、狈、不、堪

四、作者介绍

投影出示莫泊桑的图片,先由学生简介,后教师再补充。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发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解情况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五、温习: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小说的情节又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本课的故事情节:菲利普一家人盼于勒回来——夸赞于勒——巧遇于勒——躲避于勒。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板书]盼——赞——遇——躲。

作家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情节:

①为什么将“赶于勒”以插叙方式安排?

②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

明确:

①巧设悬念,开头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心情,埋下伏笔;

②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构成情节的曲折美,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

③安排船上相遇给人物亮相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展台,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具有一种较强的讽刺意味。

4、教师小结:概括后板书:小说的情节美。

六、速读课文,初步感知:

请找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称呼的词语及其态度的变化。

贫:坏蛋、流氓、无赖。

富: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有办法的人。

贫: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

菲利普夫妇: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七、合作探究,品读课文,评说人物形象

1、本文除了以精妙的构思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其丰满的人物形象而经久不衰。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读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去品析。这篇小说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骂于勒,高潮部分)

首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几个精彩片段,请大家在我的提示下朗读课文片段。

①(读23段)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心理:既怕花钱,又爱面子,所以不直接说,而是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掩饰自己的内心想法。性格:唯钱是命,虚荣。

②(读25段)不安、瞪、赶紧、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就……就是我的弟弟呀。

心理:紧张不安,因为他害怕、怀疑年老水手是于勒,害怕自己多年的希望破灭,害怕不能过体面的生活。

③(读31段)怕、吞吞吐吐、哆嗦、“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心理:担心紧张,害怕,担心希望灰飞烟灭。性格:冷酷。

④(读46段)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这段描述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把菲利普夫妇冷酷无情、惟利是图的本质暴露的十分充分。

对人物的描写中,哪些词句最有表现力。抓住这些具有表现力的词句评说人物形象。

2、品读示范:第25段,品析“不安”,“瞪着眼”,“赶紧”,“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低声”等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3、评说人物形象。

于勒(浪荡、沦落、穷苦潦倒)。

“我”(善良、纯真、有同情心)。

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爱慕虚荣)。

教师小结:通过品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唯利是图,虚伪,自私冷酷的形象,他们以贫富为兄弟相认的原则,在他们眼中,情不如钱!

主题理解:

于勒就像一面镜子,一面折射出成人世界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一面折射出儿童世界的纯真善良,小说正是由于他巧妙地贯穿其中,让我们的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回味无穷却又引人深思。

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篇小说中变的是什么?(钱、情)不变的又是什么呢?(他们的性格本质)。那么,在当时社会中是不是就菲利普夫妇这样呢?

揭示主题:小说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纯粹是金钱关系,无情鞭挞了小市民的势利贪婪,冷酷自私的丑陋灵魂。反映了资本主义的黑暗与腐朽。

拓展延伸:请根据课文内容,老师给出上联,请你试着对出下联: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八、寄语人生,走出文本(总结)

同学们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段话: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威望;钱可以买到躯体,但买不到灵魂;钱可以买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气。希望同学们永保“赤子之心”,人生更美好!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人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3、理解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提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设想】

1、学生自己理出小说情节发展过程,教师着重指导分析构思巧妙,情节曲折对表现人物提示主题的作用。

2、描写人物的各种写法,可指导学生自己分析、规纳、教师着重点拨这些描写是如何表现人物心理和刻画人物性格的。

3、本课的设计程序为:

⑴速读──提炼情节──感知内容。

⑵精读──品细节──析人物。

⑶研读──规纳主题──引发联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速读──概述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法国文学家左拉曾这样评价莫泊桑的小说;“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伤口的时候,可以是哭是笑,但永远发人深思的。”今天,我们就打开其中的一扇窗口,看看能引起怎样的思考。(板书课题、作者)

二、常规检查,读准提示中的字音

拮据(jiéjū)栈桥(zhànqiāo)煞白(shàbái)撬开(qiàokāi)诧异(chàyì)牡蛎(múlì)褴褛(lánlǚ)

三、整体感知:速读──提炼情节──感知内容

要求: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各个阶段的内容。

明确:非利普夫妇赶、盼、骂、躲于勒。

四、讨论分析这篇小说是怎样巧妙安排情节的

明确:

1、设置悬念:

作者先以洗练的笔墨叙述了非利普一家拮据的生活,以及他们对于勒衣锦荣归的重盼,悬念由此而起。

2、巧用插叙:

插叙于勒在非利普家中地位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于勒衣锦荣归的气氛。

3、情节意外:

本文出其不意地安排于勒落魄归来,与兄嫂巧遇的场面,把故事一下子推向戏剧性的高潮。

五、总结

这个情节大起大落的巧妙安排。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巧妙,受到了出人意料、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品细节──析人物。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高潮部分,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品析人物的心理状态

1、“毫无疑义……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明确:文中“初步打动”“迟疑不决”“怕花钱”“很不痛快”“怕伤胃”“用不着”“别把……惯坏了”等处描写,都表现了非利普夫妇的爱虚荣的特点。不同之处:非利普想摆阔绰,附庸风雅;而太太明知“怕花钱”却用“怕伤胃”来掩盖自己的面子。

2、“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您知道这家伙的底细吗?”

明确:这里的“一面……一面……”“后来”“随即”“最后”的一系列动作和评议描写,把将要问的事情一直绕到最后才提出来的那种既生怕漏了马脚,又要摆出一副假绅士的臭架子的性格写得淋漓尽致。

3、“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低声……说……”“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神色张皇”“结结巴巴地说……”“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

明确:这些表情、评议描写了非利普确定是于勒时,从“神色不安”到“脸色苍白”“煞白”,两眼从“不寻常”到“呆直”,说话哑着嗓子,又结结巴巴,又嘟哝,特别是听了船长的话之后那段丧魂落魄的独白,活现出从热切盼望到突然跌入绝望的狼狈相,暴露其性格的虚伪。

4、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明确:发财梦使母亲不愿想念这是真的。

5、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他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明确:此时表现母亲很惊恐,但仍存一线希望,所以叫丈夫再去向船长打听。

6、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明确:母亲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随着他的语言和心态变化,一层层发展,直至毕露无遗了。

二、精读课文,出示表格,要求学生填写并简要分析

于勒生活的变化非利普夫妇的态度非利普夫妇的特征语言行动贫坏蛋、流氓、无赖打发虚伪、卑鄙自私、贪心势利、冷酷富正直的、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好心人衣冠楚楚地在海边守候贫卖牡蛎的这个小子、这个家伙、那个家贼、那个讨饭的骂、躲避。

三、概括本文的主题

明确:情不如钱;金钱至上。

四、联想练习

如果非利普夫妇在船上巧遇百万富翁于勒正在吃牡蛎,他们将会怎样?写成200字以上的短文。

五、结束新课

师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歌声中结束新课。

【板书】

非利普夫妇{赶盼骂躲}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进一步了解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结构。

2、欣赏小说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理解人物形象;体会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

3、理解小说的深刻主题;对“金钱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

从前我们学过“每逢佳节倍思亲”,也学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等。这些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思念亲人的感情。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情是绝对的重头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亲情也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我们很遗憾的是,在莫泊桑的笔下,于勒作为菲利普夫妇亲兄弟,却被他们冷漠地躲开并抛弃。这是为什么?

二、初步认读,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按情节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请同学们复述故事。

3、思考下列的题:

⑴于勒是怎么一个人?菲利普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⑵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一家人躲开了于勒,这是什么原因?读了这篇小说,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小组讨论思考题,推荐代表发言。

1、试结合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是哥嫂心目中的“流氓”﹑“坏蛋”,是全家人的“恐怖”,终于被“打发”到美洲。后来,据说在那里发了财,来信说,要“赔偿”哥哥的损失,并回法国和哥哥“一起过快活的日子”。于是,他一下子成了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子后,重又沦落成一个穷光蛋,在船上靠卖牡蛎过日子,跟讨饭差不多,又重新成为哥嫂的“恐怖”,终被弃之家外。

2、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明确:菲利普是个小公务员,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甚至连女儿都嫁不出去。但是,这个“发了财”的﹑“好心人”的于勒一旦回来,“境况就不同了”。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盼望于勒回来,并对“这桩十拿九稳的事”“拟订了上千种计划”,“我”的二姐也因这一“福音”订了婚。

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四、巩固提高

假设在船上于勒认出了菲利普夫妇,请你设想一下众人的反应。

五、课后小结,拓展延伸

小说要借助形象表现主题。于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作者从他身上形象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价值标准和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小说的情节和矛盾冲突紧紧围绕于勒展开。因此,本课时先从分析于勒的形象入手,可顺应学生阅读心理流向,也为其他人物性格的分析及主题的理解做了铺垫。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小说的三要素,提高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多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把握小说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从多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难点】

把握小说主题。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激导入,引起学生对亲情的感受:

亲情是人事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但是亲情也时时经受着考验,在金钱、荣誉、利益面前,我们是否依然能够守护亲情,关爱亲情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题目、作者。

二、作者简介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莫泊桑及其小说特点的材料。

师用多媒体明确莫泊桑及其小说特点。

三、绘声绘色讲故事

1、了解课文内容:

师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给大家听。注意语言简洁准确,讲清小说的三要素,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小说的情节。

生讲故事。

师评价所讲故事,是否讲清了小说三要素,按照怎样的顺序讲述的。

2、提炼课文内容:

问题: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你觉得用哪个字最合适?

生互相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用“变”字,也有一部分认为用“钱”字,找出重点情节共同梳理故事:

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

富穷穷

四、各抒己见评人物

内容:师生共同分析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并且学习从多个角度刻画形象的方法。

1、问题:菲利普夫妇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通过前后态度的对比)

这种性格在哪一情节表现最为突出?

师生交流讨论问题。

明确:原因是多方面的,菲利普夫妇很穷,怕于勒再来拖累他们;虚荣心,怕女婿和其他人看不起自己;金钱的原因;其他原因。

虚伪、爱慕虚荣、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等等。

在见于勒这一情节最为突出。

2、重点研读二十五到三十八自然段:

问题:这一部分主要从哪些方面刻画菲利普夫妇的形象的?

生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从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

问题: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揣摩人物心理。

师用多媒体打出典型的句子。

生通过典型的句子揣摩人物心理。

五、惟妙惟肖演故事

生分角色朗读上一环节重点研读的部分,学生进一步揣摩人物心理。

生评,师评。

六、探根求源识主题

分析:这是篇经典小说,对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普遍认为是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但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逐渐淡化了仅仅从政治、阶级的角度去分析人物时,这篇小说的主题就更深刻。另一方面,这篇小说反映的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在资本社会存在,其他社会形态也存在。为了深入挖掘小说主题,就要在若瑟夫这一人物身上寻找突破口。

师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二十九到四十九这几个自然段。

问题:若瑟夫遇到叔叔于勒时有怎样的反应?(与菲利普夫妇对比。)

怎样理解若瑟夫心中默念的三句话?

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师生交流讨论这三个问题。

明确:若瑟夫先是观察叔叔,心里默念,给叔叔小费。

三句话强调于勒与自己的亲缘关系。

告诉我们儿童的纯真、善良,呼吁保持一颗童心。

总结:在金钱与物质的世界里,把于勒这些人推入了人生悲剧的深渊,也扭曲了菲利普夫妇这些人的精神,使他们淡漠了对人的爱和同情。但人与人之间除了利益关系,还有亲人之间的关爱,朋友之间的友爱,普通人之间的爱这些美好的关系。

七、设身处地话感想

假如你是若瑟夫,你见到分别了十年之久,穷困不堪的于勒叔叔时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述说自己感受,进一步深化小说的主旨。

八、名言警句记心间

师生共读卡耐基、茨威格有关亲情的名言。

结束语:同学们都有一颗善良、纯洁的爱心,希望在过了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后,我们依然童心不改,爱心如故。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进而揭示小说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教学重点】

把握小说中菲利普夫妇的主要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多角度探究小说的主题。

【教学方法】

开放性与启发诱导式。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猜测质疑

1、让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画面的内容。

2、体会文中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3、导入:概括你阅读小说的以有知识,你认为本节课我们应该探究什么问题?就这篇小说你还有何疑问?

二、梳理问题,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学生大胆猜测与质疑。将问题分类,按由主到次的顺序解决。

菲利普夫妇:自私、虚伪……

于勒:生活贫困、狼狈不堪。

“我”:善良、有同情心,没被金钱腐蚀。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前后不同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三、探究小说主题

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及小人物的辛酸,表达了作者渴望真诚平等的人际关系。

四、拓展延伸

设计两道习题:(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训练学生基本语文能力)

1、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出一则上联“十年苦盼天涯咫尺亲人好似摇钱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对出一则下联。

2、假如在船上遇见的于勒是一个百万富翁,菲利普夫妇又该如何表现?让学生尝试即兴创作并表演课本剧。

五、布置作业

1、选作题:

请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接着续写小说的结尾。

(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能结合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进行创造性的发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2、必做题:

要求学生每人课外至少阅读莫泊桑的一篇小说,如《项链》、《羊脂球》等。两周后开莫泊桑的读书报告会。

(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写作,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进一步整体感知莫泊桑小说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