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反思

求学站 人气:5.76K

导语:本节课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原因。以下是小编整理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反思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反思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反思1

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和优势及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形式。在本堂教学中我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分析课文案例,加深数学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且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我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例如: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工业地域形成条件。让学生多说话发表意见,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某些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自己感悟出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去思考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不过在本节课的授课过程中我个人存在两点困惑。。

1、 新课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很活跃,但由于活动过多,一节课很难讲完,出现了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

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仍然未能很好地整合。教学是一个让学生探索知识与方法、增长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课改理念告诉我们,教学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还难以把握这两者的关系,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放开了,却忘了结果;或者重视了结果,而教学的方法却又回到了传统当中,很容易出现“穿新鞋,走老路”这种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致力于寻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积极探讨对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法。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反思2

反思一:案例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本节课采用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要以课本为依据,充分利用乡土材料进行必要的充实。

讨论案例在于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从案例中抽取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如鞍山钢铁生产、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园区就属于讨论案例,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掌握工业联系的形式、工业集聚的`意义等。

运用案例在于通过设置相关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运用地理规律原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利用“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这样,演绎与归纳相结合,案例分析与原理规律内化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反思二:发展学生的否定性思维。

在教学中让学生接触不同观点、对问题展开辩论等途径通过对错误的不断否定,培养学生的否定性思维。例如学习了工业联系的三种形式后,让学生思考“存在生产工序上联系的工厂不存在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这种观点正确吗?在学习了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对工业发展有利的影响后,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不利的一面,以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地理问题,提高其逆向思维能力。

 反思三: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本节课所采用的方式是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课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调查分析,撰写地理小论文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可课前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调查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园区等工业生产情况,把调查结果带入课堂,组织讨论活动,从案例中发现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原理,课后再做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撰写地理小论文。